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1)如图1所示,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
题目详情
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

(1)如图1所示,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
(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的微观原因是___.
②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
(3)如图2所示,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经研究:子火焰中燃烧物为石蜡蒸汽,子火焰为石蜡蒸汽燃烧产生的.
①蜡烛能产生母火焰这一现象,证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写一点,下同),化学性质是___.
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导气管不宜太长,其原因是___.
(4)发生火灾时,对于被困人员来说,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 (填标号).
A.尽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离
B.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火势较大时,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D、升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1)如图1所示,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
(2)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的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不同气体中 | 在空气中 | 在氧气中 | 在臭氧中 |
实验现象 | 红热 | 剧烈燃烧 | 非常剧烈地燃烧 |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
(3)如图2所示,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经研究:子火焰中燃烧物为石蜡蒸汽,子火焰为石蜡蒸汽燃烧产生的.
①蜡烛能产生母火焰这一现象,证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写一点,下同),化学性质是___.
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导气管不宜太长,其原因是___.
(4)发生火灾时,对于被困人员来说,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 (填标号).
A.尽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离
B.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火势较大时,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D、升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钻木取火,即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得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木头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故填:使木头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①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②由表中“在臭氧中非常剧烈地燃烧”可见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空气.
故填:氧分子的浓度不同;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空气;
(3)①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的沸点较低,由于烛芯的温度较高,石蜡会蒸发变成蜡烛蒸汽,就是我们看到的白烟,这些蜡烛蒸气就是子火焰的可燃物.
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
故填:熔沸点低;可燃性;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
(4)A、为保护生命安全,在火灾难以控制时,尽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离,所以正确.
B、湿毛巾可起到滤过的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会吸入烟尘和有毒气体,所以正确.
C、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逃生方法错误.
D、升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正确.
故填:C.
(2)①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②由表中“在臭氧中非常剧烈地燃烧”可见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空气.
故填:氧分子的浓度不同;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空气;
(3)①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的沸点较低,由于烛芯的温度较高,石蜡会蒸发变成蜡烛蒸汽,就是我们看到的白烟,这些蜡烛蒸气就是子火焰的可燃物.
②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
故填:熔沸点低;可燃性;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
(4)A、为保护生命安全,在火灾难以控制时,尽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离,所以正确.
B、湿毛巾可起到滤过的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会吸入烟尘和有毒气体,所以正确.
C、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逃生方法错误.
D、升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正确.
故填:C.
看了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句话的哲理,思想.还有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人间.春风又绿江南 2020-05-23 …
古语“漫卷诗书喜欲狂”、“怒火中烧”、“痛不欲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表达的情绪,分别是[]A 2020-06-10 …
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下列古诗词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千里 2020-07-05 …
古文《活板》翻译括号中的字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瞬息可(就)不以木为之(者)每韵为一(贴) 2020-07-07 …
小强帮助妈妈在田地里干农活,将稻草晒干堆成垛.天要下雨了,小强为了防止甘草被淋湿...当落在柴草上 2020-07-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类活动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与破坏,最早可追溯到人类开始用火的上古时期,柴薪的 2020-07-29 …
濮阳之火所烧物件,纵火方,被焚方乌巢之火所烧物件,纵火方,被焚方博望坡之火所烧物件,纵火方,被焚方新 2020-11-12 …
用火烧盛满水的普通玻璃杯会怎么样?我一个同学说他小时候用玻璃杯烧水,结果烧爆炸了.它是用火像家里烧水 2020-11-21 …
关于火烧山马上要开始春耕了,我的一个亲戚在自家田里烧枯草,由于天气干燥,天气突然起风,风把火带到山上 2020-11-30 …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和类人猿不同之处是,“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够()A.直立行走B.制造简单工具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