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诗人表达了对门生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题目详情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诗人表达了对门生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1059年(嘉祐四年),作者五十八岁,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任国子监直讲,奉命编修《唐书》.欧阳秀才名欧阳辟,字晦夫,桂州灵川(今属广西)人,据苏轼跋此诗语,他此时二十五岁(见《东坡题跋》),曾和弟欧阳简从梅尧臣学诗.“秀才”本指才能优异的人,汉代以来曾作为荐举人员的科目之一,唐初设有“秀才”科,后废去.这里用作读书应举的士人的泛称.“江西”指宋代江南西路地区,在今江西省一带.
全诗分作两节.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诗中用了两个比喻.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时间.“忽”字、“动”字下得特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看还光秃秃的,第二天却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开出鲜花.出游的念头也是如此,它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第三句用“又随”二字紧接转入下文.由荫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西江”指大江(长江)下游西段,也就是题中的“江西”.古典诗词写落花,常常带着感伤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生机.“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梦境是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既可以梦见过去,也可以梦见未来.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生活的丰富多样、难以预测,使人联想到他醒里梦里对此日客居京中这段生活——包括作者这次送别在内——的回忆;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着对过去的深长怀念,情致绵邈,意味无穷,造语之妙,已臻绝致.这四句比喻新颖贴切,把欧阳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可见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下面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仍然全用比喻.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它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天下安宁,它才出现.诗中用它比喻欧阳秀才,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家无梧桐”既是诗人自谦,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门人即将远行,作老师的对他将来的一切非常关心,下面两句就是对他的谆谆嘱咐.桂林指桂树林,传说桂树林是凤凰栖集之处.《天地运度经》说:“泰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常有九色飞凤、宝光珠雀鸣集于此.”刘向《九叹》:“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鸾为凤属.旧说乌能反哺.晋代束皙《补亡诗·南陔》:“嗷嗷林乌,受哺于子.”此诗即以“乌哺”指乌鸦,是凡鸟,借喻平庸之辈.屈原《楚辞·涉江》:“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可见凤凰乌鸦,品类不同,不能共处.此诗“凤巢”两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欧阳秀才去江西以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同时也是奖誉欧阳秀才,说他今后前程远大,绝非“乌哺”辈所能相比.这是作者的临别赠言.结尾紧接“桂林”,举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补足送别之意.《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折桂”.“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在科举时代,一般读书人要跻身仕列,只有应试及第一途,所以作者以此作结,郑重叮咛,表达了对门人的殷切期待.据《宋诗纪事》记载,在这次送别后的三十二年,欧阳辟中了1091年(元祐六年)进士,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1100年(元符三年),苏轼南迁过合浦(今属广东),见到欧阳辟,欧阳辟将珍藏的梅尧臣送他的这首诗给苏轼看.苏轼和欧阳辟同出于梅尧臣之门,并受知遇之恩.所以苏轼见此诗后,还写了一段很有情意的跋语.
全诗分作两节.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诗中用了两个比喻.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时间.“忽”字、“动”字下得特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看还光秃秃的,第二天却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开出鲜花.出游的念头也是如此,它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第三句用“又随”二字紧接转入下文.由荫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西江”指大江(长江)下游西段,也就是题中的“江西”.古典诗词写落花,常常带着感伤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生机.“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梦境是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既可以梦见过去,也可以梦见未来.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生活的丰富多样、难以预测,使人联想到他醒里梦里对此日客居京中这段生活——包括作者这次送别在内——的回忆;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着对过去的深长怀念,情致绵邈,意味无穷,造语之妙,已臻绝致.这四句比喻新颖贴切,把欧阳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可见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下面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仍然全用比喻.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它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天下安宁,它才出现.诗中用它比喻欧阳秀才,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家无梧桐”既是诗人自谦,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门人即将远行,作老师的对他将来的一切非常关心,下面两句就是对他的谆谆嘱咐.桂林指桂树林,传说桂树林是凤凰栖集之处.《天地运度经》说:“泰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常有九色飞凤、宝光珠雀鸣集于此.”刘向《九叹》:“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鸾为凤属.旧说乌能反哺.晋代束皙《补亡诗·南陔》:“嗷嗷林乌,受哺于子.”此诗即以“乌哺”指乌鸦,是凡鸟,借喻平庸之辈.屈原《楚辞·涉江》:“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可见凤凰乌鸦,品类不同,不能共处.此诗“凤巢”两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欧阳秀才去江西以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同时也是奖誉欧阳秀才,说他今后前程远大,绝非“乌哺”辈所能相比.这是作者的临别赠言.结尾紧接“桂林”,举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补足送别之意.《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折桂”.“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在科举时代,一般读书人要跻身仕列,只有应试及第一途,所以作者以此作结,郑重叮咛,表达了对门人的殷切期待.据《宋诗纪事》记载,在这次送别后的三十二年,欧阳辟中了1091年(元祐六年)进士,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1100年(元符三年),苏轼南迁过合浦(今属广东),见到欧阳辟,欧阳辟将珍藏的梅尧臣送他的这首诗给苏轼看.苏轼和欧阳辟同出于梅尧臣之门,并受知遇之恩.所以苏轼见此诗后,还写了一段很有情意的跋语.
看了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诗人表达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诗句填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乐观精神的诗句是苏轼游宦五出,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 2020-04-06 …
读陆游古诗《示儿》回答问题这首诗作者是()朝,这首诗表达诗人()爱国热情读陆游古诗《示儿》回答问题 2020-06-09 …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诗人向儿子交代的遗嘱之事是,.对儿子的嘱托 2020-06-09 …
表达诗人为国立功的情怀的诗句古代诗人如苏轼、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曾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 2020-07-02 …
许多诗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感情的。所谓“意象”就是选用恰当的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读诗要 2020-07-13 …
许多诗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感情的。所谓“意象”就是选用恰当的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读诗要学 2020-11-05 …
雨夜读书陆游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11-24 …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问题1;点名诗人重游西太一宫季节的句子是问题2在第一首诗中是通过来抒发感情的;在第二 2020-12-06 …
新夏感事陆游古诗文赏析诗人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表达效果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20-12-18 …
杜甫年轻时写下的一首律诗,表达自己登上高峰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陆游在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