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答案一、文学常识:屈原,名,字,时期我国伟大的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主要作品有《》、《》、《》、《》等.汉代把它们合编成《楚辞》.二、字音练习
题目详情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答案
一、 文学常识:
屈原,名 ,字 ,时期我国伟大的 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 》.主要作品有《 》、《 》、《 》、《 》等.汉代把它们合编成《楚辞》.
二、 字音练习: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属( )草稿 惨怛( )帝喾( )靡不毕见( )濯( )淖( )蝉蜕( ) 滋垢( )浊秽( ) 皭( )然泥( )而不滓( )
既绌( ) 商于( ) 既咎( )眷( )顾 被( )发 渔父( )憔( )悴( ) 哺( )育 啜( )泣 罹( )难( )
三、 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8、亡走赵,赵不内
9、被发行吟泽畔 10厚币委质事楚
四、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明年:
2、颜色:
3、形容:
4、从容辞令:
5、设诡辩于怀王:
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五、解释加点的词:
1、娴于辞令 2、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平属草稿
4、平伐其功 5、王怒而疏屈平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7、可谓穷矣 8、其文约 其辞微 9、惠王患之 10、大兴师伐秦 11、臣请往如楚 12、奈何绝秦欢 13、屈平既嫉之 14、人君无愚、智 15、王怒而迁之 16、楚有宋玉、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六、 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2、出:出则接遇宾客
3、谗:因谗之曰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方正之不容也
6、明:明道德之广崇 7、蝉:蝉蜕于浊秽
8、怒:楚使怒去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1、日:其后楚日以削
七、 判断文言句式: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楚诚能绝齐.
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10、此不知人之祸也.
11、“离骚”者,犹离忧也 1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3、求人可使报秦者 14、是以见放
八、 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2、志: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③其志洁,其行廉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直: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
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④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 ④《谏太宗十思疏》
⑤王怒而疏屈原 ⑥、梅以疏为美
⑦、其于计之疏也 ⑧、十三经注疏
5、害 A、争宠而心害其能 B、为陶谦所害
C、除国之大害 D、不能害人
6、许 A、而赵不许,曲在赵 B、时人莫之许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D、塞上长城空自许
7、属 A、亡国破家相随属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司命之所属 D、屈平属草稿未定
E、有宁越徐尚……之属
7、离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约从离衡
C、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D、多情自古伤离别
8、迁 A、王怒而迁之 B、再迁为太史令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9、闻 A、博闻强识 B、闻道有先后 C、闻寡人之耳
10、与 A、与之斗卮酒 B、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C、何哉?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D、蹇叔之子与师
一、 文学常识:
屈原,名 ,字 ,时期我国伟大的 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 》.主要作品有《 》、《 》、《 》、《 》等.汉代把它们合编成《楚辞》.
二、 字音练习: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属( )草稿 惨怛( )帝喾( )靡不毕见( )濯( )淖( )蝉蜕( ) 滋垢( )浊秽( ) 皭( )然泥( )而不滓( )
既绌( ) 商于( ) 既咎( )眷( )顾 被( )发 渔父( )憔( )悴( ) 哺( )育 啜( )泣 罹( )难( )
三、 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8、亡走赵,赵不内
9、被发行吟泽畔 10厚币委质事楚
四、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明年:
2、颜色:
3、形容:
4、从容辞令:
5、设诡辩于怀王:
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五、解释加点的词:
1、娴于辞令 2、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平属草稿
4、平伐其功 5、王怒而疏屈平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7、可谓穷矣 8、其文约 其辞微 9、惠王患之 10、大兴师伐秦 11、臣请往如楚 12、奈何绝秦欢 13、屈平既嫉之 14、人君无愚、智 15、王怒而迁之 16、楚有宋玉、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六、 解释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2、出:出则接遇宾客
3、谗:因谗之曰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方正之不容也
6、明:明道德之广崇 7、蝉:蝉蜕于浊秽
8、怒:楚使怒去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1、日:其后楚日以削
七、 判断文言句式: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楚诚能绝齐.
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10、此不知人之祸也.
11、“离骚”者,犹离忧也 1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3、求人可使报秦者 14、是以见放
八、 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2、志: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③其志洁,其行廉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直: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
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④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 ④《谏太宗十思疏》
⑤王怒而疏屈原 ⑥、梅以疏为美
⑦、其于计之疏也 ⑧、十三经注疏
5、害 A、争宠而心害其能 B、为陶谦所害
C、除国之大害 D、不能害人
6、许 A、而赵不许,曲在赵 B、时人莫之许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D、塞上长城空自许
7、属 A、亡国破家相随属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司命之所属 D、屈平属草稿未定
E、有宁越徐尚……之属
7、离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约从离衡
C、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D、多情自古伤离别
8、迁 A、王怒而迁之 B、再迁为太史令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9、闻 A、博闻强识 B、闻道有先后 C、闻寡人之耳
10、与 A、与之斗卮酒 B、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C、何哉?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D、蹇叔之子与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屈原简介 (约前304-前278年)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
看了屈原列传复习学案答案一、文学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奖十分把一根长9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两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00.48平方厘米.这根圆柱型钢 2020-05-13 …
一根长9dm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两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00.48cm.这根圆柱形钢材原来的表面积 2020-05-20 …
如图是一根长15米宽4米高2米的长方形木材.如果将它锯成两端要使原来的表面积正好增加16平方米该怎 2020-05-21 …
李师傅将一根5分米的圆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部分,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0平方分米原来的表面积 2020-06-07 …
一根圆柱形木料,高20分米,如果沿底面直径直垂切成两部分,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80平方分米.这根 2020-06-19 …
将一个长方体钢锭沿它的长锯掉3cm后,得到一个正方体钢锭,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表面积减少了8 2020-07-05 …
不得以剪贴代填是什么意思“申报表表格不够填写时,可另附纸。不得以剪贴代填。”是什么意思?不是把表格 2020-07-15 …
关于隋朝的历史回答:1.关于隋朝统一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加强②. 2020-07-28 …
把一米长的方木(横截面是正方形)锯成相等的四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多54平方厘米把一米长的方木(横截面 2020-07-31 …
麻烦老师解答:下列对“文景之治”和下列对“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不准确的一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