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眀辨之,驾行之体现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题目详情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眀辨之,驾行之体现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儒家增进学业,修养人格的功夫。 同时也是中山大学校训 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并非只取“博学”和“笃行”四字,而是包括“审问、慎思、明辨”在内的,由“博学”而“笃行”的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民政人以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为己任,非有过人之本领无以担此重任。以“博学笃行”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爱众亲仁”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
看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眀辨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立案庭○刑事审判第一庭○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 2020-06-12 …
招标方式中资格后审是什么意思?在招标文件中,招标方式里,写着公开招标,资格后审.这个资格后审是什么 2020-06-22 …
请问一审二审三审四审分别表示的什么意思啊都有什么用啊请问一审二审三审四审分别表示的什么意思!都有什 2020-06-22 …
思想家培根说:“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好比污染了水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2020-11-04 …
百度网盟推广的创意状态为“审核中”是什么意思?在您提交了创意物料后,该物料将分配给管理员进行审核,通 2020-11-08 …
《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16号文件中的附件1:国务院决定取消 2020-11-23 …
缓刑严重还是取保候审严重,百度上“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 2020-11-23 …
审阅是什么意思审阅是一个词 2020-12-05 …
投到某报刊的稿件,先由两位初审专家进行评审.若能通过至少一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初审通过,进入下一轮复 2020-12-05 …
什么是离愁什么行思边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