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
题目详情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产生该思想的背景。(2分) (2)材料二、三在手段、目标上有何差异?分析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6分) (3)材料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此观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轨迹。(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核心:“中体西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2分)(2)差异:材料二主张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材料三主张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4分)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看了(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因为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①辉煌而悠 2020-07-07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安源的新见解与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白谦慎教授和中 2020-07-10 …
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是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的主流形式和时代特点也因时代的变化而不同,请你认真阅读下列四 2020-07-25 …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认为[]这三个原则决定着艺术的发展.A\种族、环境 2020-11-11 …
艺术史书中指出第一个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被称为“艺术学之父”的,是德国的—— 2020-11-14 …
求荐书推荐阅读美术史,音乐史等艺术史学类,高阶文艺常识类读物最好是比较专业高阶实用的,有观点,有拓展 2020-12-04 …
我国的文学艺术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学艺术特色认识错误的是()A.历史辉煌而悠 2020-12-10 …
下面这副对联产曾担任过北京市政协委员、燕京大学艺术史学导师的张伯驹写给陈毅的挽联,下联的句序和结构已 2020-12-15 …
诗、书、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们是艺术,同时也是历史。我们在学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要关注从诗歌的咏 2020-12-28 …
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时代人们精神面貌的反映。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有多重角度。从历史的角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