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如图).
作业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故答案为:
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 救民族危亡;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 的朝廷”,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
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性.但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政治上,反封建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
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东问题的关键到底是阿以冲突还是巴以冲突历史课本上说是巴以冲突,地理上说是阿以冲突= 0.=  2020-05-17 …

Pentium处理器具有基本总线周期和突发式总线周期两种总线时序,请问一个突发式总线周期能够传送数  2020-05-24 …

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名著时认为:“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  2020-06-24 …

“东突”——历史与现实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  2020-06-27 …

“东突”--历史与现实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的手段  2020-07-11 …

阅读下面材料“东突”——历史与现实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  2020-07-14 …

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2020-11-06 …

求写“没有”“写虚无”的诗句.总之突出事物虚假.没有.突出“无”的诗句.可以用“有”来衬托“写“没有  2020-12-17 …

在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河南的历史文化遗产被正式列入《  2020-12-22 …

8.巴以冲突历时多年,虽然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为中东向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努力,直到21世纪初,巴以冲突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