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为什么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我国独尊的文学思潮?

题目详情
为什么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我国独尊的文学思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作者:文淡风清
浅谈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所谓文学思潮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空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等领域中发生了变革;或在外来思潮的影响下,在文学艺术范围内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推动或抵制这种变革的一种文学思想或文学主张;这种文学思想或文学主张不只是在个别或少数文学家的创作中得到的反映.而是受到了相当多的文艺家的认同,并自觉地进行创作实践所形成的有声势、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文学创作潮流.
不少观点认为,中国文学的发生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替变更导致的结果,并且浪漫主义是占据主导地位.我以为,对于20世纪之前的中国文学而言,这是不错的.中国文学的演变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的质文代变.而对于20世纪后的中国文学,尤其是以白话文为主的现当代文学,文学思潮的演变可不仅是这样,我比较赞成三分法,即现实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和现代主义思潮.就这三种文学思潮而言,个人以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文学思潮,整个百年之中,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由引入到发展再到逐渐成熟.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从进入到立足,直至20世纪末现实主义走向成熟和自觉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
1、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引入阶段
由于处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凭借着其特有的时代精神和批判意识,构成了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第一个阶段.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原本是西方文学观,20世纪初引入我国.1902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使用了“写实派小说”的称谓.1915年,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一文开始真正论及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加上文学研究会等一大批文学社团、刊物的身体力行,20年代文坛上便很快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此时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高扬“为人生”的口号,强调文学与人生社会的关系,力挺文学应充分承担社会批判的使命.因此表现人生、改造人生就成为2O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大旗.这一时期,现实主义作家以“民主”、“科学”为写作主旨,以作品中的各种典型形象为批判的靶子,对以前(多是封建文化)进行批判,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正是如此,此阶段的作家多将写作重点放在“破”上,在“立”的方面关注则显得较少,较少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尽管周作人等提倡“人的文学”,但是他们所涉及的人道主义精神往往因缺乏现实的客观基础而华而不实,多带有一种极强的主观主义色彩.本阶段的作品大多注重政治理想,表现出一种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鲁迅、叶圣陶、王统 照 、许地山、冰心等人小说创作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在对当时文坛产生影响的同时也现实 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的推动作用. 
2、以政治批判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阶段,其间经历了30年代的“革命文学”、40年代“七月派”文学创作和工农兵文学的发展、50~7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一元独尊.从以上这些小的过渡段,我们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政治密切相关,以政治批判为主.若以1949年建国为界限,这一阶段便可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时期.在建国前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依附于阶级利益之间斗争的.也就是说,由于建国前期的特殊历史背景,客观上要求现实主义文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阶级斗争成为其主要内容.而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将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倾向进一步强化了.于是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多是以体现进步的阶级意识为主旋律,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饱受争议、“左联”作家的作品被推崇.建国后期,由于我党对阶级斗争形式的错误估计,使得阶级斗争愈演愈烈.而现实主义文学延续着解放前的政治工具的角色,并且凭借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依附着超文学力量完全排斥着其他文学思潮,逐渐成为这个时期“独尊”甚至唯一的文学思想.此外,三次“文代会”的召开和几次文艺批判活动无疑是对现实追忆文学思潮畸形发展的推波助澜.于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表现内容,如大量工业题材、农村题材作品问世、赵树理模式的推崇、浩然等的创作.更为可怕地是,现阶段现实主义文学将对人生存与自我命运简单表现为两个阶级的斗争,斗争结果一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盲目乐观结果.个人认为,这一阶段的所谓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不过是政治极左路线打折的空旗号,早已失去其本来意义.
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回归自我的阶段
“四人帮”的垮台预示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一些极左路线也被纠正过来.第四次文代会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做了重大调整,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新时期10年的文学是其逐渐脱离政治束缚、回归自我的重要时期,也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自“五四”以来发展的第三个重要阶段.政治批判与道德批判成为本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所承载的重要内容,如,《麦客》、《秋天的思考》、《秋天的愤怒》等一批作品,又表达出对经济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道德批判意识,恢复了对现实进行独立思考和评判的权利.此外,现实主义文学也开始以理性的目光重新审视社会现实,对人生的价值、意义等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出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处在恢复、回归阶段,这一阶段的现实主义文学已不可能如第一阶段那样自然、奔放,从不少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创作仍有一些前一阶段的痕迹,并且多数作品没有触及人们普遍生存状态的层面.
4、现实主义思潮走向成熟、自觉地阶段
延续着新时期10年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现实主义文学文学思潮进入90年代以后迎来了它发展的一个高峰,文坛上一批优秀作品的出现也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成熟、自觉地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是人们心里没有预料到的一些社会矛盾的出现.社会生活超出人们想象的急剧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注重从想象出发去思考、把握问题本质,这便促使着现实主义文学抛弃过去的“高大全”的英雄主义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关注社会小人物的命运、思考等.换言之,这一阶段的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开始从关注社会、政治、道德向关注人生意义与价值上转变.《废都》、《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白鹿原》等一大批优秀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出现便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更加强烈,以前所未有的勇气表达出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深切关怀.毫无疑问,这一阶段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其他并发的思潮共同发展,想着一种更为成熟、自觉的方向前行.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滥觞于“五四”时期,经历了30~80年代的曲折发展,逐渐成熟与90年代后.如今,它仍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坛和一批批中国文学爱好者.
看了为什么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我国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现代诗词对韵律有什么要求?(最好详细点)现代诗词对格律以及首位的衔接如何?现代诗词的单句或者单个词  2020-05-17 …

作文。孤独是什么?有人说孤独是一种寂寞的悲哀。其实孤独是一种境界,拥有孤独,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才  2020-07-05 …

阅读《中国的当代文学缺什么》(节选),然后回答下列各题。①现在的文学缺失,首先是生命写作、灵魂写作  2020-07-14 …

20世纪80年代初,文坛一度出现“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热流,它们反映的主题主要是()A.抗日战争B  2020-12-14 …

北京奥运会火炬所蕴涵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对现代奥林匹克圣内涵的一  2020-12-18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  2020-12-20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  2020-12-20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  2020-12-20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  2020-12-20 …

推荐推荐关于“孤独”的文章吧!(文体不限,字数在1000字以下.1楼的答案不是我喜欢的.文中不一定要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