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国宝--大熊猫①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国宝--大熊猫 ①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习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了。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②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③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
④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⑤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⑥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现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⑦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选自叶永烈《国宝--大熊猫》,有删节)(1)选文说明的中心是___,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顺序。
(2)理清全文的思路,根据③~④段的内容,把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完整。
大熊猫名称的由来→___→___→大熊猫的性情与繁殖→大熊猫珍贵的原因
(3)文中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原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___
A.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B.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C.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
D.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5)结合全文内容,请写出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的原因。
国宝--大熊猫 ①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习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了。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②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③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的动物。
④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⑤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⑥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现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⑦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选自叶永烈《国宝--大熊猫》,有删节)(1)选文说明的中心是___,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顺序。
(2)理清全文的思路,根据③~④段的内容,把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完整。
大熊猫名称的由来→___→___→大熊猫的性情与繁殖→大熊猫珍贵的原因
(3)文中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去掉后,对原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___
A.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B.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C.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
D.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5)结合全文内容,请写出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本文题目是“国宝--大熊猫”,结合文章内容可以判断,说明的中心就是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第1段介绍的是名称...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国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各项分别表示了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 2020-05-13 …
(2013•山东)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 2020-06-20 …
名著阅读(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琐记》中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 2020-06-29 …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B.《钢 2020-07-10 …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 2020-07-15 …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 2020-11-02 …
6.指出下知语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 2020-11-13 …
下列学名书写正确的是()A.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B.白头叶猴Pres 2020-11-15 …
我的猫是英国短毛猫,名字叫pluto,四月大,公的,产地英国,站着的时候显出威武,安静的时候乖巧听话 2020-11-20 …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