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国内外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哪些
题目详情
国内外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有哪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千年十大思想家
中国部分
一、沈括
(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郊),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二、朱熹
(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三、王守仁
(1472—1528)
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文成.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四、李贽
(1527—1602)
明思想家、文学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做过云南姚安知府.哲学观点没有自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但公开以“异端”自居,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见解,主张重视功利.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夫妇论》).对封建传统教条和假道学讲行了大胆的揭露.曾评点《水浒传》,著作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书》、《李温陵集》等.
五、黄宗羲
(1610—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无不研究.史学上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的风气.在哲学上,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认为“理”不是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作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结论,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反对传统的农本工商末的观点,强调工商皆本.这种政治历史观在当时有进步意义.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
六、顾炎武
(1613—1682)
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亻庸,江苏昆山人.学者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晚岁卜居华阴,卒于曲沃.学问很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
七、王夫之
(1619—1692)
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界称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几陷大狱.到桂林依瞿式耜,旋桂林复陷,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而刻苦研究,勤恳著述者垂四十年,得“完发以终”(始终未剃发).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主要贡献是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黄书》、《噩梦》等.
八、鲁迅
(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采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鲁迅全集》(二十卷)出版,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在上海迁移并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为鲁迅墓题字.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九、毛泽东 (见“千年十大政治人物”)
十、邓小平 (见“千年十大政治人物”)
外国部分
一、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出身意大利贵族,天主教多明我会会士.他的哲学和神学体系叫做托马斯主义,十九世纪末由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定为罗马教廷的官方哲学.主要著作有《反异教大会》和《神学大全》.
二、笛卡儿
(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群”,反对经院哲学,认为必须抛弃所有因袭的见解.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他是个典型的二元论者.他在《方法谈》的附录《几何学》中,最初导入运动着的一点的坐标概念,创始了平面解析几何.主要著作有《方法谈》、《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论世界》,其《音乐提要》一书,对十八世纪音乐家拉摩影响甚大.
三、牛顿
(1642—1727)
英国物理学家,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成为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还进一步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发现万有引力的定律.由于他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人们常把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于1687年全部出版,包括物体运动理论和关于万有引力的理论.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
四、康德
(1724—1804)
康德,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除曾去但泽旅行外,一生未离乡土.从1755年起在哥尼斯堡大学教授逻辑学和哲学,以及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共二十七年.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言》、《实践理性批判》、《论永久和平》、《道德的形而上学》等.
五、达尔文
(1809—1882)
查理·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1831—1836)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译《物种原始》)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给宗教以一次沉重的打击.
六、卡尔·马克思
(1818.5.5—1883.3.14)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的家庭里.曾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历史和哲学上.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和法国秘密工人团体的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并经常参加德国和法国工人、手工业者的集会.1847年12月—1848年1月,受该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1867年出版了不朽著作《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在恩格斯逝世后出版).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与世长辞.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是“科学巨匠”.
七、麦克斯韦
(1831—1879)
詹姆士·克勒克·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他在《电学和磁学论》(1873年出版)中,在法拉第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即麦克斯韦方程组.从这一理论中得出,电磁过程在空间是以一定速度(相当于光速)传播的,从而彻底否定了超距作用的错误概念;并得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的结论.在热力学、光学、分子物理学和液体性质的理论等方面都有一定成就.1871年起,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他还领导进行测定标准电阻、电量的电磁单位和静电单位的比值等工作.
中国部分
一、沈括
(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郊),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二、朱熹
(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三、王守仁
(1472—1528)
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文成.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四、李贽
(1527—1602)
明思想家、文学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做过云南姚安知府.哲学观点没有自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但公开以“异端”自居,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见解,主张重视功利.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夫妇论》).对封建传统教条和假道学讲行了大胆的揭露.曾评点《水浒传》,著作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书》、《李温陵集》等.
五、黄宗羲
(1610—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无不研究.史学上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的风气.在哲学上,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认为“理”不是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作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结论,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反对传统的农本工商末的观点,强调工商皆本.这种政治历史观在当时有进步意义.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
六、顾炎武
(1613—1682)
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亻庸,江苏昆山人.学者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晚岁卜居华阴,卒于曲沃.学问很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
七、王夫之
(1619—1692)
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斋,衡阳(今属湖南)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界称船山先生.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几陷大狱.到桂林依瞿式耜,旋桂林复陷,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而刻苦研究,勤恳著述者垂四十年,得“完发以终”(始终未剃发).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主要贡献是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内外篇》、《黄书》、《噩梦》等.
八、鲁迅
(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采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鲁迅全集》(二十卷)出版,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在上海迁移并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为鲁迅墓题字.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九、毛泽东 (见“千年十大政治人物”)
十、邓小平 (见“千年十大政治人物”)
外国部分
一、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出身意大利贵族,天主教多明我会会士.他的哲学和神学体系叫做托马斯主义,十九世纪末由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定为罗马教廷的官方哲学.主要著作有《反异教大会》和《神学大全》.
二、笛卡儿
(1596—1650)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群”,反对经院哲学,认为必须抛弃所有因袭的见解.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则,强调不能怀疑以“思维”为其属性的、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存在,他是个典型的二元论者.他在《方法谈》的附录《几何学》中,最初导入运动着的一点的坐标概念,创始了平面解析几何.主要著作有《方法谈》、《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论世界》,其《音乐提要》一书,对十八世纪音乐家拉摩影响甚大.
三、牛顿
(1642—1727)
英国物理学家,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成为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还进一步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发现万有引力的定律.由于他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人们常把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于1687年全部出版,包括物体运动理论和关于万有引力的理论.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
四、康德
(1724—1804)
康德,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除曾去但泽旅行外,一生未离乡土.从1755年起在哥尼斯堡大学教授逻辑学和哲学,以及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共二十七年.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言》、《实践理性批判》、《论永久和平》、《道德的形而上学》等.
五、达尔文
(1809—1882)
查理·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1831—1836)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译《物种原始》)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给宗教以一次沉重的打击.
六、卡尔·马克思
(1818.5.5—1883.3.14)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的家庭里.曾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历史和哲学上.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和法国秘密工人团体的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并经常参加德国和法国工人、手工业者的集会.1847年12月—1848年1月,受该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1867年出版了不朽著作《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在恩格斯逝世后出版).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与世长辞.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是“科学巨匠”.
七、麦克斯韦
(1831—1879)
詹姆士·克勒克·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他在《电学和磁学论》(1873年出版)中,在法拉第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即麦克斯韦方程组.从这一理论中得出,电磁过程在空间是以一定速度(相当于光速)传播的,从而彻底否定了超距作用的错误概念;并得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的结论.在热力学、光学、分子物理学和液体性质的理论等方面都有一定成就.1871年起,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他还领导进行测定标准电阻、电量的电磁单位和静电单位的比值等工作.
看了国内外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哪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是() 2020-04-06 …
马克思曾这样描述过一个国家:一个人口几乎占全人类的三分之一的大帝国,这一帝国被打垮之前,其最后的盛 2020-04-07 …
某商店购进540只小中国结,比购进的大中国结的3倍少60只.商店购进多少只大中国结?用方程解答. 2020-05-20 …
中国飞人刘翔,在2008年5月10日的大阪国际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3秒19的成绩 2020-05-22 …
某商店购进540只小中国结,比购进的大中国结的3倍少60只.商店购进多少只大中午国结? 2020-06-05 …
它是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叶建立的连接了东方和西方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该帝国是A.阿 2020-06-19 …
南京某大礼堂,门外有“和平永奠”的牌楼,又有胜利屏一幅,上缀大红“V”字。门内正面悬挂中美英苏四国 2020-06-21 …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 2020-07-02 …
下列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中,其最强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西班牙的有①波斯帝下列地跨欧、亚、非三洲的 2020-07-04 …
南京某大礼堂,门外有“和平永奠”的牌楼,又有胜利屏一幅,上缀大红“V”字。门内正面悬挂中美英苏四国 2020-07-06 …
相关搜索:国内外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