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1根针和4800根针斯密的《国富论》形成于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开始的时期,他从事教学的大学所在地——格拉斯哥又是当事苏格兰的工业中心,制铁工业和纺织
题目详情
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1根针和4 800根针
斯密的《国富论》形成于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开始的时期,他从事教学的大学所在地——格拉斯哥又是当事苏格兰的工业中心,制铁工业和纺织工业都很发达,这使斯密有可能实地观察工业区的经济生活,为他进行写作提供了依据.他考察了一个最平凡的生产大头针的工场.当时制针的过程,从绞铁条到拔细抛光,再磨细针头,装针后边的那个球,然后再包装到一个纸盒里,共18个环节.
在分工不完善的工场里,至少有一个工人师傅要干两个以上的环节.通常每天最多生产不会超过20根,有可能每人每天仅仅生产出1根针.
但是,有一个典型的手工工场,它有18位师傅,都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他们组成一个有效的团队,分工做18样工作,每人只做一件事:一个工匠拉出铁丝,另一个工匠把它弄直,第三个工匠把它剪断,第四个把它磨尖,第五个把另一头磨平,以便可以安装圆头,而生产圆头也有两至三道工序.这样下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生产4800根针.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至少240倍——如果不是4800倍的话,也就是说,分工和专业化使劳动生产率成百上千倍的提高.
斯密的《国富论》形成于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开始的时期,他从事教学的大学所在地——格拉斯哥又是当事苏格兰的工业中心,制铁工业和纺织工业都很发达,这使斯密有可能实地观察工业区的经济生活,为他进行写作提供了依据.他考察了一个最平凡的生产大头针的工场.当时制针的过程,从绞铁条到拔细抛光,再磨细针头,装针后边的那个球,然后再包装到一个纸盒里,共18个环节.
在分工不完善的工场里,至少有一个工人师傅要干两个以上的环节.通常每天最多生产不会超过20根,有可能每人每天仅仅生产出1根针.
但是,有一个典型的手工工场,它有18位师傅,都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他们组成一个有效的团队,分工做18样工作,每人只做一件事:一个工匠拉出铁丝,另一个工匠把它弄直,第三个工匠把它剪断,第四个把它磨尖,第五个把另一头磨平,以便可以安装圆头,而生产圆头也有两至三道工序.这样下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生产4800根针.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至少240倍——如果不是4800倍的话,也就是说,分工和专业化使劳动生产率成百上千倍的提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当前的教育比较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而此案例中的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却有所不同,他们的诀窍何在?
\x092.有人说过:“一个中国人是龙,一群中国人是虫.”我不认同此观点,但从此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关于团队协作的启示呢?如何将这一方法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去?
\x092.有人说过:“一个中国人是龙,一群中国人是虫.”我不认同此观点,但从此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关于团队协作的启示呢?如何将这一方法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去?
看了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1根针和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找一篇小学课文!因应该是中国人写的,全文很有气势.现在已经记不得全文和名字了,只是对一句话仍有深刻 2020-04-09 …
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于2010年2月19日宣布,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合成的第11 2020-05-02 …
中国有句老话:“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这里的强不强首先是指[]A.心理上的健康,即没有心理疾患 2020-05-13 …
句子仿写: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许身社的誓言,也是他作为两朝辅臣忠心报国的见证.鲁迅先 2020-06-09 …
含有一心为国的一句名言警句: 2020-06-10 …
含有一心为国的名言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中国的人和自然木心①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 2020-06-1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马云曾经说过:“十年前我很关心全世界,结果我的 2020-06-13 …
夫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何物?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 2020-06-15 …
表达诗人赤胆忠心的诗句像《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里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样的诗句,要 2020-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