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课文末3段,认真体味文段的寓意与融注的情感。现在入了哪一时候,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
赏析课文末3段,认真体味文段的寓意与融注的情感。
现在入了哪一时候,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作者以犀利的笔锋针砭了时弊。文段中罗列了哪些值得针砭的逃避现实的现象?请从两个侧面说明之
① ;(25格)
② 。(18格)
(2)作者发出了激人深思的诘问与振聋发聩的呼唤,它们分别是(注意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情感)
①激人深思的诘问:
a.________
b.________
②振聋发聩的呼唤:
a.________
b.________
(3)鲁迅先生的杂文,常饱含强烈的爱憎感情,尤其在表达对未来世界的深切期盼时,更是使情感与哲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达到崇高境界和完美结合,使得:理,为情化的理;情,为理化的情。
请大家立足于课文末段对于路的表述,联想学过的课文《为了忘却的记念》与《故乡》再鉴赏一回“鲁迅笔法”。
①《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关于“路”的叙述、抒情和议论:________
②《故乡》中,关于“路”的叙述、抒情和议论:________
什么时候读分子,什么时候读原子呢?如O2为什么是氧分子,而不是氧原子构成呢?大家看下我的理解是否正 2020-04-11 …
2012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子女“常回家看看”被写入了修正案草案。草案中特别强调“与老 2020-05-17 …
新修订的老年人法草案将在“精神慰籍”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强调“与老年 2020-05-17 …
流星会落到地球地面吗?冬天,早上去上早自习,看见流星滑落到我家房顶,石头崩落的声音.那是天正是临明 2020-06-10 …
英语翻译当我到家的时候,他们正在谈论这件事情当我进家门的时候,我看见她正在哭当我到达那里时,那里的 2020-06-22 …
“常回家看看”入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 2020-11-13 …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写看图说话和简单的日记作文的时候,家长要过多干涉吗?写看图说话和日记的时候,经常语言 2020-11-13 …
说不尽的钱穆鹿忆鹿Ⅰ.到钱穆先生家赏枫到钱穆先生家,为了赏枫。有时专程到某个朋友家常是为了看花看树。 2020-11-13 …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将“常回家看看”入法,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回家看望 2020-11-14 …
英语翻译1.事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2.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碰巧不在家3.飞往北京的航班是一小时前起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