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贤士隐居者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 ,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商以糊口, 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 ,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②,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裘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②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1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 率 一岁四五访其庐 率:大概
B.自昼竟夜, 殆 忘寝食 殆:通“怠”,懈怠
C.平旦起, 俟 卖菜者过门 俟:等
D.辄一 扣 之 扣:求教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不蕲人 之 知 ②项伯乃夜驰 之 沛公军
B.①不妄 与 人接 ②秦伯说, 与 郑人盟
C.①南渡后寓 于 慈溪 ②不拘 于 时,学于余
D.①苟一日之用足, 则 玩心坟典 ②此 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
16.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 )(3分)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17.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3分)
②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 (2分)
③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3分)
14.B
15.B
16.D
17.A
18.⑴读书人加强自身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被别人知道(或理解)。(说明:“笃学”大意1分,“善”1分,“不求知于人”句式1分。)
⑵他自己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刻意读书”大意1分,“妄”1分)
⑶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说明:“纸裘”中“纸”是名作状1分, “就访”1分, “延纳”1分。)
【解析】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B项,殆:几乎。所以选B。
考点: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两个“与”都是介词,“和、跟”的意思;A项,①否定句中,宾语前置。②动词,“去” “到”;C项,①介词,在,到②介词,被,表示被动;D项,①连词,就。②表判断的副词,就是。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①②句主要表现蒋季庄、王茂刚的“隐”;⑤是侧面表现其贤。所以选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7.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不对。A项,“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意思与原文不符。故选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笃学” “善” “不求知于人”句式;“刻意读书” “妄” “纸裘”中“纸”是名作状;“就访” “延纳”。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译文:
读书人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近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
其一说,慈溪人蒋季庄,正当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随便和人往来。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他。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一定急忙出去迎接,二人相对坐在小屋里,尽情地谈论,从白天到晚上,几乎忘记睡觉吃饭。高抑崇告辞离开时,季庄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两人相处融洽。有人问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却只有和你交情深厚,你也对他情真意切,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高抑崇回答说:“我终年读书,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累积数十条,只要一去请教蒋君,没有不迎刃而解的。”但是蒋季庄的长处,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糊口,他自己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深厚。沈焕任通判州事时,曾经拜访过他,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还说他气质严谨持重,看他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
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高宗建国之后他南渡寓居在慈溪。他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他经历过的事情,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其它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读典籍,不喜欢交游。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收人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裘衣送给他,说:“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 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 最终还是推辞掉。
这四位君子,真应该写进史书里。
介绍家人上班或者上学的交通方法的英语作文 2020-04-11 …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2020-06-05 …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的物质是()A.尼古丁B.焦油C.咖啡因D.甲醇 2020-07-01 …
尼古丁(C10H14N2)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最难戒除的毒瘾之一),大剂量的尼古丁会引起呕吐以及 2020-11-08 …
尼古丁(C10H14N2)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最难戒除的毒瘾之一),大剂量的尼古丁会引起呕吐以及 2020-11-08 …
五、给加点的多义词选择合适的解释。诱惑:①用某种手段引诱别人上当或干坏事;②吸引、招引。1.窗外是一 2020-11-10 …
1.形容才华出众,比同龄人高出8岁.2.形容人上火或非常愤怒.3.形容人的体重离奇,连天地都为之惊奇 2020-11-21 …
根据课文:五、给加点的多义词选择合适的解释。诱惑:①用某种手段引诱别人上当或干坏事;②吸引、招引。1 2020-12-03 …
目前,约12%中国男性的死亡归因于烟草使用,每年有60万人因二手烟草烟雾暴露而死亡.烟草的重要成分烟 2020-12-06 …
五、给加点的多义词选择合适的解释。诱惑:①用某种手段引诱别人上当或干坏事;②吸引、招引。1.窗外是一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