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原先的学堂,上课开始之前,学生有拜孔子、拜先生的礼节,后来代之以上课铃声响起,全班学生起立,并问候“老师好”,老师鞠躬还礼。这种变化最有可能开始于A.唐宋时期B.

题目详情
原先的学堂,上课开始之前,学生有拜孔子、拜先生的礼节,后来代之以上课铃声响起,全班学生起立,并问候“老师好”,老师鞠躬还礼。这种变化最有可能开始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C

本题考查生活习俗的变迁。从材料可以看出,跪拜礼已经被取消,这是民国时期出现的新现象。
看了原先的学堂,上课开始之前,学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们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这是因为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量变到一定  2020-05-13 …

二、某校在400米环行跑道上进行1万米比赛,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起跑后,乙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开始  2020-06-14 …

50.“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  2020-06-18 …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名言告诉我们的哲理是什么?(这是个单选题)从以下3项  2020-06-25 …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A、一切事物  2020-06-27 …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A、一切事物  2020-07-15 …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A、一切事物  2020-07-15 …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说明()A.一切事物的变  2020-07-15 …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A、一切事物  2020-07-15 …

江总书记这段讲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质变开始的B.事物的量变必然会引起事物的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