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馑粥③不充,曰昃④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 ①长山朱氏。既长,知 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 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馑粥③不充,曰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①适:出嫁。②世家:家庭的经历和遭遇。这里指身 世。③馆(zhōn) 粥:稠粥。④昃(zè) :太阳西斜。
[课文链接]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 既长,知其世家 ()
(2) 去,之南都入学舍()
(3) 或夜昏怠 ()
(4) 辄以水沃面 ()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綴耕之垄上”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U分)
A. 学而时习之
B. 吾视其辙之,望其旗靡,故逐卒
C.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D. 去,之南都人学舍
19. 请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2)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0.请结合这两则短文,说说人们敬仰范仲淹的原因。 (2分)
17. (1) 了解(2) 离开(3) 有时(4) 淋、浇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释义。作答时,需要先理 解其所在句子的意思,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还 要对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进行分类识记,以备用时能举一 反三。
18. 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A项,“之”做代词,指“学过的知识”;B项,“之”做代词,指“敌军”; C项,“之”做助词,相当于“的”。
D项,“之”的用法与“辍 耕之垄上”中的“之”相同,都做动词,“往,到……去”。
19. (1) (范仲淹) 终于精通六经的要义,他胸怀天下,志于治国 安邦。
(2) 唉,假如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应采用直译法,做到字 字落实。翻译后,读读是否通畅,如果不通畅,再进行适当 调整。
20. (1) 勤奋好学(2) 有心怀天下的大志[解析]本题考查蛑文章内容的理解。答题时,首先要对两 段选文深入理解,概括出各自表达的主题和表现的人物的主要 品格,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从中概括出主要原因即可。
[参考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 给长山一个姓朱的。(范仲淹) 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就哭泣着辞别了母亲,去南都进学舍读书(他) 白天、深夜都 认真读书 (五年不曾脱衣睡觉。有时夜里感到困倦,就用冷水洗脸 往往连稠粥都不够吃,所以到太阳偏西的时候才吃饭 终于他精通了六经的要义,他胸怀天下,志于治国安邦、他常 常对自己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 后快乐”
在线求指导:《西都杂记》称:“西《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 2020-06-10 …
英语翻译翻译: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 2020-06-13 …
求老师解答:十五夜望月唐王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2020-06-19 …
对《十五夜望月》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 2020-06-19 …
求古文《桀纣并世》的译文和注释古文: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 2020-06-19 …
谁会翻译?翻译: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2020-06-19 …
给下面的文章加上标点符号,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 2020-06-19 …
赵襄子饮酒(7分)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 2020-06-19 …
英语翻译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 2020-06-19 …
理解一个句子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 20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