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大学》《老子》选文,回答问题。①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②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大学》《老子》选文,回答问题。
①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②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1)请分别简要概括《大学》和《老子》对“人”的要求。
(2)结合文段①,谈谈你对“身修”与“天下平”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①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②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1)请分别简要概括《大学》和《老子》对“人”的要求。
(2)结合文段①,谈谈你对“身修”与“天下平”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作答本题可在疏通句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关键词“修身”“齐家”“国治”“天下平”“弃智”“弃义”“弃利”.
(2)可根据文段中对“修身”“齐家”“国治”“天下平”之间的论述,可得出 “国治”是“平天下”的前提,“家齐”是“国治”的前提, “身修”是“家齐”的前提,由此可得出答案.
答案:
(1)《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抛弃知识、仁义、贪欲等,无欲无求,恢复自然无为本性.
(2)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或:治国平天下是以提高个人修养为途径,为条件的.)
参考译文:
进行自我修养之后,才能整顿好家,整顿好家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之后,才能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2)可根据文段中对“修身”“齐家”“国治”“天下平”之间的论述,可得出 “国治”是“平天下”的前提,“家齐”是“国治”的前提, “身修”是“家齐”的前提,由此可得出答案.
答案:
(1)《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抛弃知识、仁义、贪欲等,无欲无求,恢复自然无为本性.
(2)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或:治国平天下是以提高个人修养为途径,为条件的.)
参考译文:
进行自我修养之后,才能整顿好家,整顿好家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之后,才能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看了阅读下面《大学》《老子》选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迅哥儿”在三味书屋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等枯燥无味的文句的时候,如果偶尔看见窗外梅树上有只 2020-05-14 …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的治国方略()A.依法治国B.以仁治国C.以 2020-05-14 …
古诗词三首在内容上描写的都是,分别描写了、、等古代儿童的形象.三首是吕岩的牧童杨万里的舟过安仁辛弃 2020-06-09 …
孺熙这个名字好不好啊?名意:孺,同儒也!儒学由孔夫子而创,主张以“礼治”“德治”“仁治”思想治理国 2020-07-01 …
材料一康熙以宽仁治人,晚年勤躯已倦,吏治十分腐败。当考官,收孝廉的钱;当军官,吃空额,捞军饷;收捐 2020-07-02 …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刘斌⑴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2020-11-04 …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刘斌①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2020-11-04 …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刘斌①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2020-11-04 …
下列孔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不包括:[]A、主张以礼、仁治国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B、他提倡以中庸之道为处世 2020-12-03 …
名著阅读“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孔子重“仁”,在《论语•泰伯》中提出“①”,强调有志之士毕生都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