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自武帝
题目详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班固《汉书•儒林传》
材料三 就文化代表人物而言,陈寅恪经过严密考证,指出李白、白居易、元稹、欧阳询等均有胡人血统,其先祖或为胡人,或为鲜卑。这就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均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称为大中华文化,而这种文化的集大成与高峰,正是在中古时期。当然,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并非拒绝吸收外来因素,如屈原的《离骚》,陈寅恪就指出含有道教思想。--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中古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班固《汉书•儒林传》
材料三 就文化代表人物而言,陈寅恪经过严密考证,指出李白、白居易、元稹、欧阳询等均有胡人血统,其先祖或为胡人,或为鲜卑。这就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均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称为大中华文化,而这种文化的集大成与高峰,正是在中古时期。当然,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并非拒绝吸收外来因素,如屈原的《离骚》,陈寅恪就指出含有道教思想。--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中古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实现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不同的派别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主要派别是儒、道、墨、法四家,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仁”“德治”,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法家主张法、术、势,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实行法治.本题很简单.
(2)第一小问原因,西汉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答题角度可以从董仲舒改造儒学、汉武帝尊儒的措施两大方面进行答题.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答题体现出此点既可以.
(3)根据材料三“…胡人血统,其先祖或为胡人,或为鲜卑…”、“…从来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也并非拒绝吸收外来因素…”,答题可以从文化的多元性、流动性和兼容性的角度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
(1)民本:儒家专制:法家
(2)原因: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大一统时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3)特点:多元性(非单一性);流动性(发展性);宽容性(兼容性)
(2)第一小问原因,西汉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答题角度可以从董仲舒改造儒学、汉武帝尊儒的措施两大方面进行答题.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答题体现出此点既可以.
(3)根据材料三“…胡人血统,其先祖或为胡人,或为鲜卑…”、“…从来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也并非拒绝吸收外来因素…”,答题可以从文化的多元性、流动性和兼容性的角度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
(1)民本:儒家专制:法家
(2)原因: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大一统时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3)特点:多元性(非单一性);流动性(发展性);宽容性(兼容性)
看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春秋战国是一段诸侯割据争霸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浅谈墨 2020-05-13 …
战国时期,各诸侯连年交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 2020-05-13 …
老马识途,这个建议是谁提出的?()老马识途,这一成语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带兵出征打仗,战争从春天 2020-05-1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 2020-05-16 …
迟子建《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阅读答案迟子建《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1.“霜花”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化 2020-06-21 …
写作嫩芽在湿润的泥层里伸展腰肢的时候,那是春天;花蕾和晨露相亲相偎的时候,那是春天;美妙的梦幻在心 2020-07-02 …
问个问题,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名什么,字什么 2020-07-20 …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说:最近最热的一个词大概就是“救市”,而在两千年前的 2020-11-07 …
说说下列诗句描写的景物是哪个时节的1.几日早莺争暖春,谁家新燕啄春泥2.风吹柳花满店香3.林说说下列 2020-11-13 …
百家争鸣是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造成春秋战国时期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