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题。(甲)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

题目详情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题。
  (甲)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乙)利可言乎?曰: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可言乎?曰: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言而不以礼,是贪与淫,罪矣! 不贪不淫,而曰不可言,无乃贼人生,反人之情 !世俗之不喜儒以此。孟子谓“何必曰利”,激也。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其书数称汤武将以七十里百里而王天下,利岂小哉!(宋·李觏)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文都围绕“利”是否可言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填空。
(1)孟子的态度是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李觏的态度是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从辩论技巧的角度看,甲文运用了假设分析的方法,达到____________的说理效果;而乙文画线的句子则达到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效果。
4.下列各句中,与孟子观点相近的两项是(     )
A.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C.正身以俟时,守己而律物。
D.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但如果以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
  (2)人不追求物质利益就不能生存(生活),为什么不能谈利益的事?
2.(1)利不可言言利会误国
  (2)可以言利谋利是人之常情
3.陈其利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或:使其自相矛盾)
4.AD

看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而”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B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2020-05-13 …

义以无往不利,废义则往而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义则立德,无义而无信.的意思  2020-06-24 …

下列有关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论述,正确的是[]A.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B.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  2020-07-10 …

一道行测68.因某种原因,甲乙两人现面临AB两种方案的选择.如果两人都选择A方案,则甲得到5个单位  2020-07-17 …

甲银行的年利率为8%,每季复利一次,计算甲的有效利率?乙银行每月计息,若要与甲银行的有效利率相等,  2020-07-26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荀子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  2020-07-29 …

初二某班班会课在讨论正版与盗版书籍。同学甲认为:购买正版还是盗版书籍,是公民的权利。而同学乙认为:拒  2020-11-07 …

古人说:“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它告诉我们,生财有道就必须  2020-11-22 …

有人认为“享受权利是自己的事,履行义务是别人的事。”这种错误观点是没有认识到()①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2021-02-15 …

在财产等级制度下的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A.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多而尽义务少B.财产  2021-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