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白居易著名诗篇《观刈麦》,启动发散思维,联想《孤独的收割人》,对下面试题作出准确判断和选择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
赏析白居易著名诗篇《观刈麦》,启动发散思维,联想《孤独的收割人》,对下面试题作出准确判断和选择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雅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对《观刈麦》诗句与词的解读, 不确切 的一项是
[ ]
A.“刈”音 y@ ,收割;“陇”通“垄”,田埂;“妇姑”,指已婚与未婚女子;“饷( xi3ng )田”,给田里劳动的人送饭食;“岁晏”,即年终。
B.“荷箪食”,挑着盛有饭食的竹篮;“童稚携壶浆”,孩子们提着用壶盛着的汤水;“家田输税尽”,为纳税家里的田全卖光了。
C.“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民平时已很少有闲功夫,一到了麦收季节,更是加倍地繁忙。仅仅10字,便将割麦者与抬麦者在夏收时的劳碌情景,意象鲜明地描画了出来。
D.“今我何功德……吏禄三百石”,“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由“观刈麦”,联想到自己,从不理农事,却饱食农民血汗,为此而深感愧疚。
2.对《观刈麦》与《孤独的收割人》作比较鉴赏,请选出 分析不当 的一项
[ ]
A.《观》与《孤》两首诗,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不仅写了收割的事,而且都融入了诗人的想象,挖掘了诗中人物以及诗人本身的内心世界。
B.《观》诗正面描写了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的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情状;《孤》诗则未正面描写收割人收割的具体对象。
C.诗人白居易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把农民艰苦的生产、生活状况与做为官员的自己衣食丰裕作了鲜明对比,意在感悟天子,能够关怀农民。
D.《观》、《孤》二诗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有悯农之意,且写得都很含蓄,手法都很委婉;但二者又有迥乎不同的风格:一首属于现实主义,一首则属于浪漫主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开发,其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江南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B 2020-06-09 …
为什么二次发酵不起!我是用美的的面包机自动和面发酵,然后在面包机里自动发面,大约全程1个办小时左右 2020-06-25 …
为什么二次发酵不起!我是用美的的面包机自动和面发酵,然后在面包机里自动发面,大约全程1个办小时左右 2020-06-25 …
从南北文化互动看江南地域精神(节选)陈国灿无论是自主开放还是灵活变通,都是江南社会面对中原文化的扩散 2020-11-24 …
2016年12月26日,南昌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南昌从此进入地铁时代.列车采用了电制动停车技术, 2020-12-15 …
2015年12月26日,南昌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云营,南昌从此进入地铁时代,如图所示,列车采用了电制动 2020-12-17 …
日本广田内阁确立的“国策基准”包括①夺取东南亚②发动对苏战争③发动太平洋战争④全面侵华⑤控制东南亚[ 2020-12-28 …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发动的“七七”事变的目的是[]A.侵占中国东北三省B.侵占华北地区C.发动侵 2020-12-29 …
南瓜发面糖饼的做法 2021-04-04 …
南瓜发面素馅包子的做法 2021-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