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白居易著名诗篇《观刈麦》,启动发散思维,联想《孤独的收割人》,对下面试题作出准确判断和选择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
赏析白居易著名诗篇《观刈麦》,启动发散思维,联想《孤独的收割人》,对下面试题作出准确判断和选择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雅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对《观刈麦》诗句与词的解读, 不确切 的一项是
[ ]
A.“刈”音 y@ ,收割;“陇”通“垄”,田埂;“妇姑”,指已婚与未婚女子;“饷( xi3ng )田”,给田里劳动的人送饭食;“岁晏”,即年终。
B.“荷箪食”,挑着盛有饭食的竹篮;“童稚携壶浆”,孩子们提着用壶盛着的汤水;“家田输税尽”,为纳税家里的田全卖光了。
C.“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民平时已很少有闲功夫,一到了麦收季节,更是加倍地繁忙。仅仅10字,便将割麦者与抬麦者在夏收时的劳碌情景,意象鲜明地描画了出来。
D.“今我何功德……吏禄三百石”,“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由“观刈麦”,联想到自己,从不理农事,却饱食农民血汗,为此而深感愧疚。
2.对《观刈麦》与《孤独的收割人》作比较鉴赏,请选出 分析不当 的一项
[ ]
A.《观》与《孤》两首诗,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不仅写了收割的事,而且都融入了诗人的想象,挖掘了诗中人物以及诗人本身的内心世界。
B.《观》诗正面描写了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的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情状;《孤》诗则未正面描写收割人收割的具体对象。
C.诗人白居易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把农民艰苦的生产、生活状况与做为官员的自己衣食丰裕作了鲜明对比,意在感悟天子,能够关怀农民。
D.《观》、《孤》二诗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有悯农之意,且写得都很含蓄,手法都很委婉;但二者又有迥乎不同的风格:一首属于现实主义,一首则属于浪漫主义。
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赏析要写论文的,希望对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进行详细的分析. 2020-03-31 …
帮忙赏析下,文章如下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 2020-05-23 …
十五夜望月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写了鸦鹊栖树 2020-06-17 …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赏析想起父亲苍老的脸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 2020-06-20 …
十五夜望月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写了鸦鹊栖树 2020-07-11 …
对《十五夜望月》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鸦鹊栖 2020-07-11 …
江楼月夜闻笛赏析1.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第三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江 2020-07-15 …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仿照赏析示例填空,完成赏析。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 2020-11-11 …
诗歌鉴赏(共6分)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小� 2020-12-29 …
月夜赏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