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吕温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田家聂夷中父耕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吕温

绿原青垄渐成尘,

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

不知忧国是何人。

田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

子劚注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注】斸(zhú):大锄,这里作动词,掘的意思。

1.请简要分析上面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4分)

2.从炼字的角度,简要赏析《田家》中“未”和“已”的艺术表现力。(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异:吕诗直抒胸臆,[1分]结句(第四句)强烈谴责只顾自己享乐的权门不恤民苦、不忧国事的丑恶行径。[1分]聂诗间接抒情(即事抒情),[1分]全诗只摆事实不发议论但揭露讽刺之意不言而喻(“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1分]2.两字呼应,构成鲜明对比,[1分]表现农家渴望收成的焦灼如焚、官家征敛租赋的迫不及待。[1分]作者的忧民悯农之情跃然纸上。[1分](只答一个不给分。)
1.
分 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诗歌表达技巧中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物、事)。题干问的是“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所以要注意答题的模式。吕诗“不知忧国是何人”,直接抒情结句,是诗人针对“权门移芍药”一事所抒发的感慨。“权门”本有君命在身,大权在握,却置民生于不顾。“不知”二字是明明知道,却故作糊涂,含有浓烈的讽刺意味。“忧国”二字是诗人思索问题的核心。聂诗主要是叙事,前二句,“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仅仅是只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在揭露讽刺的时候,诗人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发人深省。另,“官家已修仓”句点到为止,修仓干什么,农夫的命运将怎样,一应留待读者去想。作者省却许多气力,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分 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技巧。答题的模式为:先注意两字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两字的表现力,最后分析表达的感情。“六月禾未秀”一句不单指庄稼未成熟。按正常的情况,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禾未秀”,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所以“官家已修仓。”官家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农家望成的焦灼如焚,官家收租的迫不及待,及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种种事实,俱在其中,作者的忧民悯农之心亦跃然纸上。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金色花阅读答案⑴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  2020-04-26 …

阅读百花园。浪花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阅读百花园。浪花我  2020-06-20 …

山菊花阅读题及答案“噢!花仙子便是你!”每次见到山菊花,我都会由衷地赞叹.虽然这只是一种名不见经传  2020-06-21 …

阅读下文,完成1—5题。青花字陈鹏举①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青花字原是写在瓷坯上的,写了后施釉,再  2020-07-03 …

金色花阅读答案急急急急急!!!!!~金色花(1)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  2020-07-05 …

文章阅读答案生命之花①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  2020-07-07 …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阅读答案一束白色的栀子花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的家里  2020-07-08 …

野菊花阅读答案野菊花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  2020-11-21 …

《金色花》蓝兮金色花阅读练习题答案[标签:金色花,练习题答案]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  2020-11-24 …

丁香是传统诗词里常见的意象。戴望舒的《雨巷》就化用了“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一句。丁香花常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