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悲陈陶①杜甫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②。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注①陈陶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悲陈陶①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②。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②都市:指唐都城长安。
(1)本诗以一“悲”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请结合这首诗谈谈杜甫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要逐联分析,从首先开始,“血作陈陶泽中水”战事惨败,这是一悲;“四万义军同日死”四万的义军全部阵亡,这又是一悲;“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胡人唱歌体现了他们的骄横,这也一悲;最后“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即是“都人”也是作者自己,对官军的悲呼.
(2)“诗史”诗中记载了“历史”,这里的“历史”主要指战争情况,战争的时间地点、阵亡的将士、具体的场面等.

答案:
(1)(4分)①首联:对战事惨败的悲痛;②颔联:对阵亡义军的悲悼;③颈联:对群胡骄横的悲愤;④尾联:对官军到来的悲切呼唤.
评分建议:每点(1分).
(2)这首诗叙写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结果(1分),以及阵亡将士的籍贯、身份(1分),描写了得胜者的骄狂、百姓的悲伤和期盼(1分),具体真实地再现了陈陶之战的历史.

译文: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中,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看了古代诗歌阅读悲陈陶①杜甫孟冬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军阀主义为什么改为官僚资本主义?旧中国三座大山原先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军阀主义,后来军阀主义改为  2020-05-13 …

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  2020-06-27 …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某次会议指出:“我们党正是由于军事指挥上……在保卫苏区与顺利的粉碎五次‘围剿’的意义  2020-12-01 …

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曾阻止起义的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  2020-12-08 …

和“八一”建军节的来历有紧密有关的历史事件()A.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C.上每工人武装起义D.南昌起  2020-12-08 …

“改革不是某种心血来潮,不是恍然大悟……改革的实质恰恰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恶化  2020-12-24 …

在抗日战争中,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歼敌2万,取得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2020-12-24 …

电视剧《川军团血战到底》表现出川军将士以生命和鲜血践行了报效国家投身民族解放的神圣誓言:不把鬼子赶出  2020-12-24 …

见下图中的人物,他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2020-12-24 …

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