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
题目详情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但我认为是B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但我认为是B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当然是D
因为,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不选B是因为墨家学说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明显不合题意.
因为,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不选B是因为墨家学说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明显不合题意.
看了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曹丕叫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要不然就杀了曹植,此时,曹植会想什么?曹丕与曹植本是亲兄弟,曹丕当了皇帝 2020-05-17 …
无可厚非无可非议的区别一般见到两种版本一是说无可厚非中“厚”是严厉的,重重的,二者的区别在于程度不 2020-05-20 …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话说曹操进退两难,其部下杨修把此时曹操眼 2020-06-27 …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话说曹操进退两难,其部下杨修把此时曹操眼中 2020-11-13 …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话说曹操进退两难,其部下杨修把此时曹操眼中 2020-12-19 …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话说曹操进退两难,其部下杨修把此时曹操眼中 2020-12-19 …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话说曹操进退两难,其部下杨修把此时曹操眼中 2020-12-19 …
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时曹操在这一时期的“壮心”指的是[]A 2021-01-18 …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 2021-01-18 …
“在船离魏军还有不到两里时,周瑜的兵放出带火的箭,将船引燃,火船冲进曹军水寨,顿时曹营一片火海,魏军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