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题目详情
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家,指出该学派的哪些观点“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  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民国区别于清代的一个倾向性的变化即是最终形成了从负面解读传统的取向。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
(2)任举一例说明“清季人虽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民国初年有识之士是如何“从负面解读”孔子和儒家学说的?
   材料三如图所示
作业帮
     1939年,绥远形势告急,国民政府应蒙古族上层爱国人士的请求,派大员率军与蒙旗各界代表,共同迁陵。途经延安时,毛泽东敬献了花圈,边区政府秘书长恭读了祭文,祭祀之后,延安各界人士瞻仰了成吉思汗灵柩。成陵西迁,阅时数月,历地千里,各城镇乡民,宁断隔夜之炊,亦踊跃宰牲献醴,祭奠我中华民族英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英灵,人人舒张民族正气,个个藐视倭奴气焰。--陈琳《成吉思汗陵西迁始末》等
(3)结合时代特征,解读材料三所揭示的文化现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诸子百家相关思想内容.材料涉及到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以分别这样来认识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某些主张“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A.儒家:①孔子主张“仁”和“礼”;②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③荀子提出“君舟民水”,主张“礼治”等.
B.道家:①老子主张“道生万物”和朴素辩证法;②庄子主张“齐物”和“逍遥”等.
C.法家:①商鞅主张“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②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等.
(2)第一小问,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相关进程.结合所学知识,这样来认识题干观点“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即体现学习西方.可以举以下实例给予证明:
A.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想;
B.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主张等对传统思想的冲击;
C.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利用孔子和儒家经典“托古改制”,主张改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等.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传统儒家学说遭到打击和压抑,具体这样给予解读:
A.辛亥革命后,为了继续强化民主共和观念,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系列措施禁止小学读经科(儒家经典著作);
B.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极力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抨击儒家“三纲五常”,部分激进者甚至提出“全盘西化”等.
(3)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三信息,本题实际上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合作.根据材料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来解读材料三所揭示的文化现象:A.发生的时代背景: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逐步扩大侵华战争,中华民族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背景之下.
B.文化现象:①国共两党抛弃前嫌,共祭黄帝陵以及成陵西迁.
C.得出的总认识:①保护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②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推动全民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③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
故答案为:
(1)儒家:“仁”和“礼”;“仁政”和“民贵君轻”;荀子主张“礼治”等.道家:老子主张“道生万物”和朴素辩证法;庄子主张“齐物”和“逍遥”.法家:商鞅主张“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韩非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2)说明示例: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利用孔子“托古改制”,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如答出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想;洋务派“中体西用”亦可.)
叙述:辛亥革命后,为了强化民主共和观念,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措施禁止小学读经科;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抨击“三纲五常”,部分激进者甚至提出“全盘西化”.
(3)解读: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逐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和成陵西迁,显示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共两党抛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以上现象都保护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的灵魂。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面是某会议主持人所说的一段话,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①现在,有请著名青年学者辛哲先生做学术报告.②  2020-07-24 …

下面是某会议主持人所说的一段话,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①现在,有请著名青年学者辛哲先生做学术报告。②辛  2020-11-04 …

3.B“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  2020-12-04 …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  2020-12-04 …

3.B“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  2020-12-06 …

1791年的一天,法国巴黎60多万人迎送一位哲人的灵柩迁葬先贤祠,灵车上写着:“他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之  2020-12-15 …

1791年的一天法国巴黎60多万人迎送一位哲人的灵柩灵车上写着;他引导者人们走向自由之路这位哲人是谁  2020-12-15 …

1791年的一天,法国巴黎60多万人迎送一位哲人的灵柩迁葬先贤祠,灵车上写着:“他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之  2020-12-15 …

1791年的一天,法国巴黎60多万人迎送一位哲人的灵柩迁莽先贤祠,灵车上巧着:“他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之  2020-12-15 …

1791年的一天,法国巴黎60多万人迎送一位哲人的灵柩迁葬先贤祠,灵车上写着:“他引导人民走向自由之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