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的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材料二: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译:微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野宿焉。”——《资治通鉴》
材料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透露,2009年1到10月,中国刑事案件立案数和治安案件发现受理数大幅增长,刑事案件数增幅在10%以上,治安案件数增幅达20%左右,全年刑事立案数达到530万件,治安案件数达到990万件。——《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⑴材料一所提到的儒家思想是谁创立的?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
⑵材料二反映的是唐朝出现的什么治世局面?请找出材 料中反映出“和谐”社会的句子。
⑶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目前仍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至少答出两点)
儒家思想曾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它对中华文化和社 2020-05-16 …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 2020-05-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 2020-05-16 …
千年儒学材料1:……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孔子要梦见周公,更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 2020-06-11 …
英语翻译“西方列强的入侵,不仅带来了西方的坚船利炮,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和制度.儒学受到了西方舶来思 2020-07-09 …
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茶乡,武夷山茶“蕴和寓静”的秉性,不仅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美,也融入了佛家的空灵之 2020-07-1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 2020-11-01 …
关于苏轼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他的诗文中的表现苏轼,受当时社会影响,乌台诗案.诗文中表现了不同的思想 2020-11-13 …
从汉朝起,历年二千,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其间或兴或衰,却没有一个学派或宗教,能夺取它的正统地位。 2020-11-14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国学”最早见于周代,原义是指国家所设立的高级教育机构和学府,其教育的核心是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