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简单观念来加以分辨。
第一,儒家的思考方式是以人类为中心,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
道家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必定徒劳无功,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超越人类本位。而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的造作越多,麻烦越多。誓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定出真、善、美的标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还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只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抬出来,如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超越万物。道家由“道”取代“天”的地位,很多西方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合一”。“天人合德”的“德”是善的德行,亦即人要行善,要不断地修养德行。“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整个就不一样了。
过去认为,有三种人学习道家会比较有心得。一是年长的人,二是失意的人,三是非常聪明的人。从秦汉到唐宋,中国历代的文人,许多都喜欢道家,他们的作品所用的语汇,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提到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显然是道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可以说是敞开心灵与自然沟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会中。
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以 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况且,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这个社会要交给谁来担当呢?由此观之, 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节选自傅佩荣《国学的天空》,有刪改)(1)下列对有关道家思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道家认为人为的造作多,麻烦就会多,假如不定真善美的标准,每个人都可开心自在。
B.道家认为要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看一切,只有不受时空拘束,才可能自由逍遥。
C.道家认为“道”孕育万物,以“道”代替“天”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D.道家认为“天地”并称主要是指自然界,自然界能自给自足,它的问题远比人类社会少。
(2)下列有关儒家与道家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以便人类永续发展;道家认为要超越人类本位,顺其自然。
B.儒家以“天”为最高存在;道家认为“道”是宇宙最后的根源,“道”才是至高的。
C.儒家强调要不断地修养德行;道家认为智慧的觉悟和解脱重要,觉悟了“道”尤其重要。
D.在行为上,儒家“天人合德”,从向善到至善;道褰“与道合一”,人就成为了有道或行道者。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
A.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至高主宰。
B.面对乱世,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儒家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儒家比道家强。
C.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D.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否则,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简单观念来加以分辨。
第一,儒家的思考方式是以人类为中心,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
道家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必定徒劳无功,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超越人类本位。而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的造作越多,麻烦越多。誓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定出真、善、美的标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还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只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古人称帝王为“天子”,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抬出来,如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天地”并称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然而,自然界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超越万物。道家由“道”取代“天”的地位,很多西方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合一”。“天人合德”的“德”是善的德行,亦即人要行善,要不断地修养德行。“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整个就不一样了。
过去认为,有三种人学习道家会比较有心得。一是年长的人,二是失意的人,三是非常聪明的人。从秦汉到唐宋,中国历代的文人,许多都喜欢道家,他们的作品所用的语汇,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提到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显然是道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可以说是敞开心灵与自然沟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会中。
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以 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况且,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这个社会要交给谁来担当呢?由此观之, 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节选自傅佩荣《国学的天空》,有刪改)(1)下列对有关道家思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道家认为人为的造作多,麻烦就会多,假如不定真善美的标准,每个人都可开心自在。
B.道家认为要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看一切,只有不受时空拘束,才可能自由逍遥。
C.道家认为“道”孕育万物,以“道”代替“天”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D.道家认为“天地”并称主要是指自然界,自然界能自给自足,它的问题远比人类社会少。
(2)下列有关儒家与道家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以便人类永续发展;道家认为要超越人类本位,顺其自然。
B.儒家以“天”为最高存在;道家认为“道”是宇宙最后的根源,“道”才是至高的。
C.儒家强调要不断地修养德行;道家认为智慧的觉悟和解脱重要,觉悟了“道”尤其重要。
D.在行为上,儒家“天人合德”,从向善到至善;道褰“与道合一”,人就成为了有道或行道者。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
A.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至高主宰。
B.面对乱世,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儒家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儒家比道家强。
C.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D.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否则,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是很多西方学者的看法,不是道家思想,原文第五段表述为“很多西方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故选D.
(2)D、“人就成为了有道或行道者”错误,从原文第三段来看,“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故选D.
(3)B、“这比道家强”不对,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C、“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错误,原文第七段是“许多都喜欢道家”.D、“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错误,原文最后一段是“可能会面临”.故选A.
答案:
(1)D
(2)D
(3)A
(2)D、“人就成为了有道或行道者”错误,从原文第三段来看,“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故选D.
(3)B、“这比道家强”不对,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C、“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错误,原文第七段是“许多都喜欢道家”.D、“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错误,原文最后一段是“可能会面临”.故选A.
答案:
(1)D
(2)D
(3)A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赵,钱,孙,李四家同住一个院子,共用一个总水表,上个月付水费70元,赵家用了8吨,钱家用17吨,孙 2020-06-06 …
计算上浮率比如说一种商品,一家买家是100,别一家是130,他们相差30元,然后计算相差的利率.1 2020-07-06 …
星期天,小明一家从家里出发回爷爷家,妈妈骑自行车先走,速度为10千米/时,40分钟后爸爸开车和小明 2020-08-03 …
有爱才有家。家是一个溢满亲情的地方,竹篱茅舍有家,高楼大厦有家,人人心中藏家。父母和我是一个小家,我 2020-11-02 …
《和谐家庭我出力》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也是容易发生冲突的 2020-11-13 …
中国有句古话,“同行是冤家。”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 2020-11-13 …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家是什么?不同作家笔下有不同的“家”,那么,你心目中的家呢?试着用比 2020-11-14 …
大家帮找下有关同学情的好句子,好么?相聚的例如:1.同窗情怀常相伴,别梦依稀,青春不老岁月豪情久相承 2020-11-26 …
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的相同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坚持暴力革命B.很好地解决了工农联盟问题C.是在资 2020-11-27 …
国庆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中写道:“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