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一③题。独不见李白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一③题。
独不见
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①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流泪,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写出了从春天到秋天,闺中人孤独难耐,承受着思念的苦痛。
C.“忆与君别年”两句写当年离别时种下的桃树十分矮小,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悲痛。
D.“终然独不见”两句点明题意,使用一个“空”字,饱含了闺中人思夫绝望之感。
②简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
③清代学者王琦说:“杨升庵日:太白诗:‘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又云:‘水国秋风夜,非远别时。’‘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个词语使用的妙处。
附: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C项要表达的不是年华易逝,而是与丈夫分离的时间太长.②古诗中数词的表达作用:1、数字能扩大人们的思想视野和思维空间,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和联想.2、数字的对比,古诗中还常常以数字的对比使用来强化作品的气势...
看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一③题。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