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五经十四博士中的易、书的博士是?具体点~
题目详情
五经十四博士中的易、书的博士是?
具体点~
具体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
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作,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丢失,六经除了《易经》以外也未能幸免于难,所以汉初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乐经》完全散佚)为主业.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人必读的经典.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武帝以后经学日益兴盛,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这十四家都属于今文经学,其官学地位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
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是这十三经.
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关于六经是否是孔子所作,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丢失,六经除了《易经》以外也未能幸免于难,所以汉初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乐经》完全散佚)为主业.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人必读的经典.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武帝以后经学日益兴盛,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这十四家都属于今文经学,其官学地位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
看了五经十四博士中的易、书的博士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图1)黄铁矿呈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聚形,常见规则连生晶.(50×)( 2020-06-12 …
翻译下列句子上三十二味,先以水浸膏髓等五日。日满别再易水,自后每隔五日一易水,阅二十日止。以酒一升 2020-06-19 …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换取)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改变 2020-06-27 …
与“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以其小,易之C 2020-06-29 …
与“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以其小,易之C.荣 2020-06-29 …
与“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以其小,易之c.荣 2020-06-29 …
易(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3)采掇者易辨识耳()(4)地形 2020-07-01 …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秦王 2020-07-01 …
2.下列句子中的“易”字,与例句中的“易”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以乱易整,不 2020-11-28 …
易(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3)采掇者易辨识耳()(4)地形险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