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社会发展既要重视以人为本,又要注重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
题目详情
社会发展既要重视以人为本,又要注重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1)据材料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积极意义何在?
材料二 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和秦朝的不同之处,汉初这种立法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
材料四 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4)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
材料一 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1)据材料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积极意义何在?
材料二 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和秦朝的不同之处,汉初这种立法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
材料四 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4)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核心,依据材料一“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可以得出仁.第二小问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仁的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第一小问的不同之处,依据材料二“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结合秦朝的刑罚可以得出减轻刑罚,断狱从轻;秦:严刑酷法.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汉初的社会特征可以得出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3)第一小问的核心内容,依据材料三“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可以得出致良知.第二小问的背景,结合明朝的社会史实可以得出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
(4)第一小问的思想,依据材料四“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可以得出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的法制思想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故答案为:
(1)核心:仁.
积极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不同:汉:减轻刑罚,断狱从轻;秦:严刑酷法.
原因: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3)核心内容:致良知.
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
(4)思想: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
影响: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第一小问的不同之处,依据材料二“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结合秦朝的刑罚可以得出减轻刑罚,断狱从轻;秦:严刑酷法.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汉初的社会特征可以得出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3)第一小问的核心内容,依据材料三“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可以得出致良知.第二小问的背景,结合明朝的社会史实可以得出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
(4)第一小问的思想,依据材料四“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可以得出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的法制思想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故答案为:
(1)核心:仁.
积极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不同:汉:减轻刑罚,断狱从轻;秦:严刑酷法.
原因: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3)核心内容:致良知.
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
(4)思想: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
影响: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看了社会发展既要重视以人为本,又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问补充词语井然有(),顿挫抑(),()然起敬,迂回()() 2020-04-22 …
高一新课改问题一个敬请回答A={x/x是锐角}B=(0,1)从A到B的映射是"求正弦"与A中元素6 2020-05-14 …
《金奖章》问:大家用敬佩的目光望着乌鸦中的敬佩是什么意思,当时大家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还有有一个问题 2020-06-08 …
我问过小河,可是,派出去的纸船都已沉没.我问过大山,可是,大山又送回我的呼喊.我问过鹦鹉,可是我问 2020-07-01 …
请问下,当老人问你问题,你这回答时该用什么谦辞啊?比喻一个老人问你多大了,在回答自己多大的时候,前 2020-07-02 …
尊敬问长者年龄该怎么问用两个字回答 2020-07-08 …
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2020-12-06 …
无理数在物理学中的体现1、尊敬的回答者你们好,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希望您是对物理学和数学有着充分的理解 2020-12-08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学问很大的人,名叫杨时,他虽然已经40多岁了,仍然十分尊 2021-01-17 …
你知道孔融回敬了陈大夫一句什么话吗?孔融小时候,聪慧过人.有一次,许多人都当着孔融的面夸奖他,但是有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