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曾在咸阳城南门立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国人不相信会有如此重赏,无人肯搬。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有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曾在咸阳城南门立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国人不相信会有如此重赏,无人肯搬。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有个胆大的人把木杆搬到北门,商鞅立即如数发给赏金。
材料二:  废除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三:《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四: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引自《北史》(1)结合材料一,说说商鞅的做法对我们在做人方面有什么启示?
(2)据材料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用史实说明。
(4)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的是他为促进民族融合而采取的哪一项措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立木取信.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立木建信”成为商鞅变法的突破点,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确保了新法的顺利实施,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做人要有诚信.
(2)材料二“废除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反映的改革措施,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重农抑商,推行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商鞅变法成功了.判断变法成败不是以个人结局为依据,而是看变法目的是否达到.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材料四“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材料中的“魏主”是北魏孝文帝,这是北魏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的改革措施,即学说汉语.
故答案为:
(1)做人要有诚信.
(2)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3)商鞅变法成功了.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北魏孝文帝;学说汉语.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结合材料,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  2020-04-26 …

一把质量为250g的刚到,加热到600℃,然后冷却到60℃,这把刚到放出了多少热量?若把若把这些热  2020-05-15 …

看到光.听到声音的问题问一人在阳台看到远处有一礼炮,看到礼炮的光过了5秒才听到礼炮的声音.问这个人  2020-06-16 …

(12分)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前期城市仍实行坊市制度,但作  2020-06-24 …

关于城市生活和城郊生活的英语作文从三个方面来讲1,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城郊生活,产生这种现象的  2020-06-30 …

求一个集合映射的函数2到5映射到3,6到8映射到4,9到10映射到5,11到12映射到6,13到1  2020-07-30 …

下列关于城市发展思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说明理由.观点一:扩大城市规模,因为城市越大  2020-11-05 …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某城市到2006  2020-11-20 …

城市与乡村说到城市,城市中处处是高楼大厦,整一条马路都是柏油马路.多么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  2020-11-26 …

浙江省政府意识到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