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 ⑥ 乎 ?”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注:①干:岸边。②圮 (pí) :倒塌。 ③ 阅:经历。 ④ 棹 (zhào) :船桨,这里作动词用。 ⑤ 柿 (fèi) :木片。 ⑥ 颠:颠倒、荒唐。 ⑦ 河兵:治河的士兵。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 面对 ) B. 二石兽并沉焉 ( 合并 )
C.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 竟然 ) D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 停止 )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 .以为顺流下矣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 .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则移其民于河东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 之 ” 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 . ① 和 ② 句相同, ③ 和 ④ 句不同 B . ① 和 ③ 句相同, ② 和 ④ 句相同
C.① 和 ③ 句不同, ② 和 ④ 句相同 D.① 和 ④ 句相同, ② 和 ③ 句不同
12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的正确译文是:
A .你这一辈不应该追究物理,不是木柿,难道是暴涨的水带走了吗?
B .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
C .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难道是暴涨的水带走了吗?
D ,你这一辈不应该追究物理,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
13 .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来作出推断,结果是错误的。
B . “ 老河兵 ” 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C . 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妄断下定论。
D .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B AC C B D
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为什么猪八戒败了阵,为什么倒打一耙,表面意思,不是不是比喻什么. 2020-06-19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盛夏晴朗的夜里,如果你走出毡包仰起脸,你就会看到它--无与轮比的草原的 2020-06-25 …
苍与沧的区别沧海为什么不是苍海? 2020-06-28 …
成语补充高山仰俯皆是寄人下南北调精兵简_鸿篇_制生吞活_人事沧_雀无声_安之若 2020-06-28 …
沧月为什么自称是孤她难道是皇吗?她说过:“孤乃冰之沧月。” 2020-06-30 …
冻沧汐,无边?仑《引子》作文 2020-07-02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楼寄王卿韦应物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 2020-07-04 …
我来到这个世上,本来就是为了赎罪的.因此,我必须接收世人的贱视,离弃爱的洗礼,痛苦、孤寂的走完这一 2020-07-07 …
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荒谬座落一筹莫展名副其实B.投诚沧桑事无具细绿草如茵C.编缉深邃神采 2020-11-06 …
求古诗句,1.门前流水尚能西!上一句2.万里来游还望远.上一句3.《三峡》写夏季水势之大之凶险的句子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