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全国高考Ⅰ,8~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
(2007全国高考Ⅰ,8~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遒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曰:“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失:过错。 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募:招求。 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祠:祭祀。 D.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挠:阻碍。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 [ ] 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 ②诣阙乞还者数千人 ③百姓耆老为祷请 ④其为民爱若此 ⑤使中黄门慰问 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因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
(1)解析:D项,“挠”的意思是“屈服”,不是“阻碍”。 (2)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⑥为皇上所行,排除了B、D两项;⑤为皇帝做法,非感动民众之举,据此可排除A项。故选C项。 (3)解析:D项,“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与原文意思不符。 参考译文: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宋均凭父亲的官职而担任郎,当时才十五岁,喜好经书,每次沐日休息,便向博士学习,精通《诗》《礼》,善于辩论。到二十多岁时,被调补任辰阳长。这里的习俗是很少有人学习而相信巫术鬼神,宋均为他们建立学校,禁绝过分的祀,百姓都很安定。后来,宋均升任为上蔡县令,当时官府下令,禁止百姓在丧葬过程中过分奢侈。宋均说:“送终而超过了礼制,过失是很轻的。如今有不义之民,还没有被教化,却仓促对超过礼制进行处罚,不是政治的当务之急。”最终也不肯实行。后来升任九江太守。此郡中多有猛虎横行,多次造成百姓祸患,郡府常招募猎人设立机关陷阱却仍有许多人受到伤害。宋均说:“虎豹在山中,鼋鼍在水中,它们各有所依托。况且江淮地区有猛兽,如同北方有鸡猪。如今成为百姓的祸害,罪责在于残酷的官吏,而劳动人力多次张网捕捉,不是担忧救济的根本。还是努力除去奸吏贪官,想着推举忠诚善良之人,可以一一除去机关陷阱,削除减少赋税征收。”此后听说老虎向东渡过了长江。中元元年,出现了许多蝗虫,那些飞至九江境界的,便都向东西散去,因此宋均的名声受到远近之人的称赞。浚遒县有唐、后二山,百姓共同祭祀它们,众巫师便选取百姓中的少年男女做为山公山婆来祭祀,年年换人,事过之后人们不敢与做过山公山婆的人家结亲,以前的郡守县令不敢禁止。宋均就下文书说:“从今以后,为山娶妇的人都从巫师家娶,不要侵扰良民。”于是此种活动从此断绝。永平元年,升任东海相,在位五年,因犯法被免官。然而东海吏民思念宋均的恩德教化,为他制作颂歌,到朝廷请求让他回去的人有数千人。显宗因为他的才能,七年,征召授予尚书令。宋均每次反驳他人意见,大多符合天子的心意。宋均曾经删除可疑之事,帝认为有阴谋,大怒。众尚书很害怕,都叩头请罪。宋均回头严肃地说:“忠臣执行仁义,没有二心。如果害怕威胁失去正义,宋均即使死,也不会改变意志。”皇帝称赞他不屈服,当即命令宽恕郎官,升任宋均为司隶校尉。数月之后,出任为河内太守,政治教化得到普遍施行。宋均曾卧病在家,百姓中的老年人为他祈祷请求,早晚前来问候起居情况,他就是这样受到百姓的爱戴。宋均因为有病上书请求免去官职,皇帝派中黄门来慰问,顺便留下他养病。司徒职位缺人,皇帝认为宋均有才干可以担任宰相,宋均流着泪未接受。宋均性格宽容和缓,不喜好文书法律,常常认为苛刻地审察的人,自身或许廉洁守法,但伪诈狡猾刻薄削减,毒害百姓,这才是他们造成灾害和人民流亡的缘由。在他任尚书时,常想要叩头争辩,因为当时皇帝正严厉急迫,所以就不敢陈说。皇帝后来听到他的话而追思哀伤他。建初元年,在家中去世。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论诚意朱自清诚意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意,大概就品性而言。 2020-05-1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秋日三首(其二)高翥①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②。豆花似解通邻 2020-06-19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集全党全囤人民智慧刨立的科学体系。这~理论在1978~198 2020-06-28 …
下列有关诗文名句的作者和出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阅读 2020-11-02 …
阅读材料,完成1~3题。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 2020-11-08 …
阅读材料,完成1~3题。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 2020-11-08 …
韵次石湖①书扇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 2020-11-10 …
韵次石湖①书扇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 2020-12-24 …
三相交流电的星星形接法中,怎麽证明线电压为相电压的根号3倍?(请讲得准确点~)这麽证明都有点牵强吧~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