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张籍的《秋思》,完成后面问题(4分)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题目详情

阅读张籍的《秋思》,完成后面问题(4分)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2.“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妙处。(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秋风无形,但它可使草木枯黄,百花凋零,给自然带来秋光秋色,因此虽无形却可见。用“见”可将秋风及其带来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2.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
看了阅读张籍的《秋思》,完成后面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某企业产品销售利润100万元,管理费用20万元,财务费用10万元,销售费用5万元,营业外收入8  2020-05-16 …

某项目成本明细如下:设备费1.5万元,差旅费0.5万元,设备租赁费0.8万元,管理分摊费用0.3万元  2020-05-26 …

古代西方的思想家提出“Logos”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则提出“万理虽只是一  2020-06-17 …

我们为什么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月亮?搞怪女问个笨笨的问题,月亮是不是会分身,让我们在哪里都可以见到?  2020-07-07 …

在宋代发生了理学与心学之争,其代表人物陆九渊、朱熹。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有心而发;朱熹  2020-07-28 …

物理学、哲学所探索的万物至理有何区别啊?道家所讲得“道”,是其所认为的万物至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万  2020-11-07 …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以下观点与之一致的是A.牵一发  2021-01-16 …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下列观点中蕴含的哲理与此不同的是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B.  2021-01-16 …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二程遗书》材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  2021-01-18 …

张经理和王经理的年薪约为8万,两人年薪相差5元,这两位经理的年薪分别是多少元?年薪为整元数,其中张经  2021-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