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1•孝感模拟)如图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它们的半径均为0.4m,轮与皮带之间不打滑,轮的转动角速度ω=5rad/s;两轮上A、曰两点间的距离为15m,C为轮O1的最高点

题目详情
(2011•孝感模拟)如图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它们的半径均为0.4m,轮与皮带之间不打滑,轮的转动角速度ω=5rad/s;两轮上A、曰两点间的距离为15m,C为轮O1的最高点,今在A处无初速放一个质量为m=lkg的物体,物体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皮带的倾角为370,设法使物体在BC段与皮带没有相对滑动.求:(已知g=10m/s2,sin37°=0.6,cos37°=0.8)
(1)物体在C点时所受合外力;
(2)物体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物体从B到C相对皮带静止,则其速度大小为:v=ωr=5×0.4=2m/s
在C点,物体所受合外力为:F=m
v2
r
=1×
22
0.4
N=10N,方向指向圆心.
(2)物体放上皮带后,受力如图,建立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gsinθ=ma
又:Ff=μmgcosθ
联立解得:a=0.4m/s2
物体放上皮带A点后,经时间t1=
v
a
=
2
0.4
s=5s速度与皮带相等.
这一过程物体的位移为 S1=
1
2
vt1=
1
2
×2×5m=5m
随后物体匀速运动到B,所用时间为 t2=
SAB−S1
v
=
15−5
2
s=5s
B到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间为t3=
θ
ω
=
37
360
×
5
=0.13s
故物体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t=t1+t2+t3=10.13s≈10.1s
答:(1)物体在C点时所受合外力是10N,方向指向圆心.
(2)物体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是10.1s.
看了(2011•孝感模拟)如图所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面积计算公式:空间一点到空间一圆上两点间弧所形成区域的面积求面积:空间一点到空间一圆上两点间弧所  2020-05-16 …

平面上有若干个点,其中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将这些点分成三组,并按下面的规则用线段连接:①在同  2020-07-17 …

平面上有若干个点,其中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将这些点分成三组,并按下面的规则用线段连接⑴在同一  2020-07-20 …

函数图像上不同两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分别是,,为两点间距离,定义为曲线在点与点之间的“曲率”,给出以  2020-07-31 …

函数图像上不同两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分别是,,为两点间距离,定义为曲线在点与点之间的“曲率”,给出以  2020-07-31 …

怎么判断一个函数在开区间内是不是连续?是指开区间要是知道一个函数在开区间上是连续的那么在左端点处右  2020-08-01 …

讨论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单调性时为什么不需考虑端点导数值讨论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单调性时为什么不需考虑  2020-08-01 …

时间轴与空间轴都平行吗?地球在广义上应属思维空间吧,由三维空间加上一维时间,如果空间任意一点不受时  2020-08-03 …

物理问题、若打点计时器振针在纸袋上打出的痕迹不是间隔清晰的点,而是短横线,打点频率高,为什么不是其若  2020-12-02 …

关於读书时间安排我现在读中四,两年左右的时间就要文凭试了我校内成绩不错,但是是因为我比别人花更多的时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