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题目详情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生活起来,诗也随之飘逸起来.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看了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白波九道流雪山这句话理解做什么白波九道流雪山这句话理解做什 2020-05-13 …
作者通过泛舟九曲溪,有什么感语,用波浪线画出来 2020-06-12 …
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波间者的意思和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的意思宝山记游(清)管同1.以下加 2020-06-16 …
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波间者的翻译 2020-06-16 …
我要知道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波间者的翻译来自清代管同的宝山记游是翻译为现代文,不是英文 2020-06-16 …
8.竹筏泛舟九曲溪“咱武夷山的一大特点呀,就是竹筏,到武夷山不泛舟九曲溪,就白来了。”导游的脸上闪 2020-06-23 …
郑板桥小时候的一首诗请填好()多娇女?()落小桥?()随浪转,()泛波涛.每空两个字大神们帮帮 2020-06-25 …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面粉泛波涛.这首诗题目是什么 2020-06-25 …
竹筏泛舟九曲溪短文从溪水的什么,什么,什么三方面描绘了九曲溪的特点?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020-07-07 …
郭沫若在《游武夷泛舟九曲》一诗中写道:“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