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陈若拙字敏之,幼嗜学。尝持书诣晋邸,太宗嘉其应对详雅,将縻以府职,若拙恳辞。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鄂州,知单州。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
陈若拙字敏之,幼嗜学。尝持书诣晋邸,太宗嘉其应对详雅,将縻以府职,若拙恳辞。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鄂州,知单州。以能政,改太常丞,迁监察御史。益州系囚甚众,太宗览奏讶之,召若拙面谕委以疏决,迁殿中侍御史、通判益州。淳化三年,就命为西川转运副使,未几,改正使。部送刍粮至塞外,优诏奖之。 .
入为盐铁判官,转工部郎中。与三司使陈恕不协,求徙他局,改主判开拆司。车驾北巡,命李沆留守东京,以若拙为判官。河决郓州,朝议徙城以避水患,命若拙与阎承翰往规度,寻命权京东转运使,因发卒塞王陵口,又于齐州浚导水势,设巨堤于采金山,奏免六州所科梢木五百万,民甚便之。河平,真授转运使。召还,拜刑部郎中,知潭州。时三司使缺,若拙自谓得之。及是大失望,因请对,言父母年老,不愿远适,求纳制命。上怒,谓宰相曰:“士子操修,必须名实相副,颇闻若拙有能干,特迁秩委以藩任,而贪进择禄如此。往有黄观者,或称其能,选为西川转运使,辄诉免,当时黜守远郡。今若拙复尔,亦须谴降。凡用人,岂以亲疏为问?敬能尽瘁奉公,有所树立,何患名位之不至也?”乃追若拙所授告敕,黜知处州,徙温州。代还,复授刑部郎中,再为河东转运使,赐金紫。 .
会亲祀汾阴,若拙以所部缗帛、刍粟十万,输河中以助费,经度制置使陈尧叟言其干职,擢拜右谏议大夫,徙知永兴军府。时邻郡岁饥,前政拒其市籴,若拙至,则许贸易,民赖以济。又移知凤翔府,入拜给事中,知澶州。蝗旱之余,勤于政治,郡民列状乞留。天禧二年,卒,年六十四。录其子映为奉礼郎。(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 .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若拙与阎承翰往规度度:谋划。 .
B.寻命权京东转运使寻:遵照。 .
C.言父母年老,不愿远适适:到……去。 .
D.乃追若拙所授告敕追:收回。 .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若拙“为官善于治事”的一组是() .①解褐将作监丞②部送刍粮至塞外③若拙自谓得之④或称其能  .
⑤输河中以助费⑥若拙至,则许贸易 .
A.①③⑤B.②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④ .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拙曾持书信到太宗府见太宗,得到太宗赏识,但他谢绝了太宗的提拔,后来他凭自己的才学考中进士,获得官职。 .
B.郓州黄河决口,若拙派兵士堵塞王陵口,又于齐州疏导河流,修建堤坝,并上奏免除六州百姓按规定应缴纳的梢木。 .
C.若拙自认为才干超过三司使,应该补三司使的空缺,却没有如愿。他在失望之余找借口希望回家,惹怒太宗,被贬黜。 .
D.若拙复任地方官,准许贸易,帮助邻郡百姓度过饥荒;在蝗灾、旱灾之后,尽心处理政事,受到百姓爱戴。 .
11.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益州系囚甚众,太宗览奏讶之,召若拙面谕委以疏决。 .
.
(2)敬能尽瘁奉公,有所树立,何患名位之不至也?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B9、B10、C11、11.(1)益州关押的囚犯很多,太宗看了奏章后对此感到惊讶,召见若拙当面告知并把处理问题的任务委派给他。(2)如果能够竭尽全力一心为公,建立功业,哪里还用担心不能获得名声和地位呢?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恩我懒的做了先是翻译美恶之辩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子之拙也夫言止于达  2020-03-30 …

大将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出在哪?表明孟子什么观点?  2020-05-21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面问题。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  2020-06-15 …

文言文的解释1下列与"效而为之者相属"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将鼓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2020-06-17 …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  2020-07-03 …

英语翻译将亡之国不思贤夫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行者,不可存也.岂虚言哉?何以知人之且病也  2020-07-14 …

选出下面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可是将军的仇报了,然而燕国见  2020-11-08 …

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将不再将列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国范围之内,届时,中国将从一个粮食受援国  2020-11-11 …

“百里不同帆,千里不同俗。”世界各国之间,一国不同地区之间,有些习俗大不相同,有的甚至表达的意思截然  2020-11-28 …

中国近代一位思想家说“吾宁忍过去‘国粹’(国家文化的精髓)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