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重庆市主中心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描述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特征。(2)指出重庆市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 )指出重庆市主中心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描述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特征。
( 2 )指出重庆市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其都市区重点布局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 2008 年 5 月重庆钢铁公司着手迁出都市区,在长寿县江南镇建设新厂。新厂大量采用环保技术,并整合当地 12 家小型钢铁企业。
( 3 )分析重庆钢铁公司搬迁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态环境质量 | 经济发展 | |
迁出地 | ||
迁入地 |
( 4 )为保护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指出重庆应重点防治的环境问题。
涪陵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按标准化要求种植原料,吸收农民 100 多万人;建成 8 条梯级产品的生产线,安排就业 50 万人。奉节县白帝城建设旅游型小城镇,发展餐饮服务业、宾馆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和手工艺品加工业,并建立劳动力长期培训机制。
( 5 )受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庆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结合材料,提出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措施。
( 1 )地处亚热带、我国西南内陆,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多,径流量大;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2 )经济增长中心 服务中心
( 3 )
生态环境质量 | 经济发展 | |
迁出地 | 重钢迁出主城区,将减轻主城区的环境污染,改善其生态环境质量。 | 都市区发展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升级 |
迁入地 | 新重钢整合原有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并采用环保技术,将改善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 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
( 4 )水土流失 水污染
( 5 )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进行农产品综合开发、深度加工;发展第三产业;利用返乡人员的资金和技术,发展乡镇企业;培训劳动力,提高其就业技能。通过以上措施吸纳剩余劳动力。
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区,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B.经济特区 2020-05-16 …
根据各工业区的工业特征选择工业区名称填入表格中相应的地方A珠江三角洲工业区、B辽中南工业区、C京津 2020-06-21 …
发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史实是()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设 2020-07-03 …
下列关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时我国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安 2020-07-25 …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特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A山东、山西是 2020-07-25 …
中国历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征是()A.江南经济得到发展B.政权 2020-07-28 …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一个经济重心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今天,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中国最重 2020-07-30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如何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的需求?原文出自高中历史教材岳麓书社版必修2(经济史 2020-07-30 …
经济特区从一开始就不仅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突破,没有思 2020-12-18 …
2010年9月6日,()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