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18分)悲悯的月光张佐香有人问托尔斯泰,如果你看见一个坏人,正举起一个小孩,要往地上摔,唯有对那个家伙射击才能挽救小孩的无辜生命。这时,你射击还是不射击?这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18分)
悲悯的月光
张佐香
有人问托尔斯泰,如果你看见一个坏人,正举起一个小孩,要往地上摔,唯有对那个家伙射击才能挽救小孩的无辜生命。这时,你射击还是不射击?这个命题售中体现了人类在伦理和精神上的矛盾。俄罗斯女青年薇拉·查苏利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并且慷慨陈述了选择的理由。
1877年7月31日,被囚禁的进步大学生波古柳博夫因在彼得堡市市长特列波夫面前没有行脱帽礼,遭到毒刑拷打。薇拉愤慨至极,她朝那个灭绝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颗子弹,并当场被捕。审判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惨无人道的暴行:“迫使一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这是多么残忍……我觉得绝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件事无声无息地过去。如果保持缄默,特列波夫依旧会恃无恐地一次又一次滥施淫威。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证明:绝不能让这个残酷凌辱人类个性的人逍遥法外……举起手来,向一个人开枪这是可怕的,但我意识到必须这样做。”薇拉射击并非出于私心和复仇,而是为了保护另一个人的思想和名誉。她的动机中有一种正直而崇高的热忱。这个少女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毅然决然地弯下食指,制止践踏凌辱人类尊严的行为。她的食指,担负起了整个时代的职责。在辩护律师的据理力争下,薇拉幸运地得以释放。
薇拉的行为蕴藏着惊人的力量和决绝的信念。她是真理和道义的承载者。她对犯罪个体的射击表达了她对人类苦难最大的悲悯和承担。我的目光抚摸着“悲悯”一词,品味着它的质感、硬度和光亮。
德国的舒和兄妹——汉斯的索菲,为了阴止希特勒的暴行,散发反纳粹传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妹妹索菲在笑赴刑场时说:“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唤醒千百万人民,那么我们虽死何憾?”哥哥汉斯在临死的一刹那,高呼“自由万岁”,青春而高贵的头颅随着黑亮的铡刀落下,定格成为一种永恒的背景。他们炽热殷红的鲜血在阳光中洒向历史深处。一股血性的力量,在我的心中升腾,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是一首闪耀着人性之光的诗,这是一支响彻行云震撼人寰的歌,永远在人类历史的上空回响。
人类之所以浸泡在连绵不绝的战争、迫害、屠杀、腐败的血海与黑暗中,还能焕发出如此迷人的光彩,就是因为我们有薇拉和舒和兄妹,还有那个“流血请自嗣同始”的人。天下兴亡,干我甚事?!大多数人是这么做的。但是铁肩担道义的他们却永远也不会这么去想,明知以卵击石,却依然奋勇出击替天行道。他们甘愿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和平幸福的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不分肤色不分种族。
月光静静地悄悄地走来,洗礼着不洁的凡尘,慰藉着苦涩的心灵。薇拉们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就像这洒满人间的 月光。他们吞咽着人间的苦难和罪蘖,让生命洒下无边无际亘古如斯的悲悯之光。上帝把月光交给少数平凡而又真正伟大的人,像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望着滴落的鲜血,仍用悲悯的目光眷顾尘世。有了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份黑暗和凄凉,多了一份慰藉和希望。
小题1:结合全文来看,“悲悯的月光”指的是什么?(4分)                                                                                                                                 
小题2:如何理解“他们炽热殷红的鲜血在阳光中洒向历史深处”这句话的含意?(4分)
小题3:为了诠释“悲悯的月光”的丰富内涵,文中列举了哪些富有代 表性的事件?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
小题4:有人说文章的第一句“有人问托尔斯泰……你射击还是不射击?”是多余的,因为托尔斯泰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文章可以由薇拉的事例直接入题。你是怎样认为的?并说明理由。(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出于对人类弱势群体和无辜者的同情与拯救而奔涌在正义之士身上的血性和他们不屈的灵魂。(4分)小题1: 小题1: 小题1:A.不同意。①这一句起到了引出话题的作 用。②用需要名人解答的问题开篇,更显出问题...
看了现代文阅读(18分)悲悯的月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①漫画中他们的言行对吗?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或我们应如何让生命之花  2020-06-11 …

对课文《生命的暗示》(作者欧阳斌)提6个问题.急!关于文章的6个问题  2020-06-12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  2020-06-16 …

疑问造血干细胞减少多少会对人寿命有影响?人总共有多少干细胞?1...疑问造血干细胞减少多少会对人寿  2020-07-01 …

有关高一语文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中,对母亲的描写,其主要的作用是(1)表现了对母亲的追念,还  2020-07-15 …

命题的否定的问题命题“存在x∈Z,使2x²+x+1≤0”的否定是答案是对任意x∈Z,都有2x²+x  2020-08-01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①人类在未曾经历灭顶灾难之前,很难想到生存对于生命的涵义,也很少意识到生存  2020-12-08 …

依据课文回答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对本文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文中指  2021-01-04 …

依据课文回答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对本文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文中指  2021-01-04 …

下列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A.“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地分析形势,为防止资本主义复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