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12分)水·凤凰·沈从文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12分)
水·凤凰·沈从文
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的确如此。且不说14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乡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岁以后到20岁离开湘西去北京“碰运气”以前,他也一直流浪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水码头。他最留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这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
对沈从文性格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故乡——凤凰的那条清丽秀美的沱江。他在这里的日光下,认识了大千世界稀奇的色,微妙的光,以及万汇百物的动与静。他在这里尤其学会了思索与想象。
为了能同这里的自然亲近,他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游泳,甚至学会了撒谎。逃学、撒谎被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发现后,少不了都是一顿体罚,但他却从不因此而懊悔。因为体罚虽限制了他“乱跑”的自由,想象却生出了翅膀,使他凭经验想到了河中鳜鱼被钓起后泼刺的情形,想到了满天放飞的风筝,想到了山里歌呼的黄鹂,想到了树上累累的果实……他认为他的一生,之所以“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都应当溯源于这份因为要亲近自然而养成的逃学习惯,以及在逃学的处罚中炼就的爱思索爱幻想的品性。
1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凤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一川藏着梦幻般美丽的沱江水。15年后的今天,为寻梦我又来到了凤凰城东门沱江转弯处的沙湾水面旁,沿着被堆翠凝蓝的崖岸染绿的河水,我走进沈从文故居的仓屋,我仿佛看到被雨水浇得如落汤鸡的似的小从文,正被罚跪在这房中的一个角落。可他竟能从檐溜的滴沥声中做着横海扬帆的美梦,口中还喃喃自语:“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或许是拥了这份倔强,这份自主与从容,这个生长于偏僻小城里的野精灵,20多年后,才奇迹般地震动了大中国的文坛,成了“京派文人的重镇”。
走完了86年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沈从文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凤凰故里。他的骨灰一半抛到了沱江的沙湾,一半撒在了沙湾不远处的高崖边。这里没有墓圈,没有坟丘,只有一块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五彩石,周围生长着杂树绿竹和虎耳草,地面上是一片散落的鹅卵石。就着五彩石两侧不大的光面,一面刻着根据沈从文手迹略略放大的四句偈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另一面刻着沈从文的妻妹张允和女士撰写的一首诔辞:“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首诔辞其实是一首“藏尾诗”,把句尾的四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是的,沈从文从来都是“让人”的,从来都是默默的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的。但沈从文又是极为坚定极为自信的,他生前手书的四句偈语,分明明确地警示着世人:谁如果不按照他的思索,去思索他和他笔下所描绘的人,谁就别想真正地理解他和认识他所塑造的“人”!伫立于这块最不像坟墓的坟墓前,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沈从文如下的话语:人生是一本永远翻看不完的大书,我只是翻看得太快,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内容,我得好好地休息一会了。于是这位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的自然之子,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永远与高崖为伴,聆听着沱江那美妙动人的水声。
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刚强。它既能随方就圆又能决堤溃防;既兼容并包又泾渭分明。它在温柔平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它能粘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水就是沈从文。
[注]诔辞,列述死者德行功过的文字。
小题1:请概括回答:清丽秀美的沱江成就了少年沈从文怎样的品性?(4分)
小题2:从全文看,你怎样理解沈从文是“自然之子”?(4分)
小题3:文中偈语印证了沈从文的性格特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亲近自然 ②爱思索爱幻想 ③倔强、自主从容小题1:从小倾心自然 ②自然对沈从文的品性影响很大 ③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 ④死后魂归自然小题1:偈语是沈从文的自我评价,反映出沈从文的刚强,极为坚定极为自...
看了现代文阅读。(12分)水·凤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两列同时从长春,沈阳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150千米,以每小时比甲慢29%,已知两地之间铁路长54  2020-05-20 …

给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举些例子(例如固态水:冰)  2020-06-08 …

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烧瓶C.烧杯D.蒸发皿请再说一下其他  2020-07-02 …

从给出的几个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入括号()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将  2020-11-22 …

《沈从文知错就改》中这个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从此,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想象  2020-12-07 …

还有1天就开学跪求三篇人物传记,从杜甫沈从文贝多芬毛泽东达尔文里挑三个,各2000字人物传记.不要太  2020-12-12 …

(1)在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应用;给物质加热一般用做热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夹持,而且液体不能超  2020-12-18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请回答:(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套入(选填“底”、“口  2020-12-18 …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物质加热时,应先将试管夹从夹持住试管的中上部(约距试管口约1313处),加热时不可  2020-12-18 …

请选择一位初中课文中的作者,例如朱自清、张晓风、席慕容、周国平、沈从文、沈石溪、安徒生,完成下列仿写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