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13.71亿,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十年间共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1 年 4 月 28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 13.71 亿,比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十年间共增加 7390 万,增长 5.84% ,年平均增长率为 0.57%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8.06 。
材料二 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开始进入 “ 人口红利 ” 期, “ 人口红利 ” 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四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 (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 100 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 。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________ 型,我国人口今后将
维持 ________ 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等三大高
峰。
(2)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 “ 人口红利 ” 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计 2015 年前后,我国达到 “ 人口红利 ” 高峰, “ 人口
红利 ” 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 。
(3) 材料四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
的后果。
解析:第 (1) 题,由材料一的出生率、死亡率可计算出自然增长率,确定人口增长模式
为 “ 三低 ” 型。第 (2) 题,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少年儿童所占比例减小,被抚
养人口比例减小, “ 人口红利 ” 增加。第 (3) 题,从柱状图可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并
持续升高,原因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后果从影响男性结婚和社会稳定方
面分析。
答案: (1)“ 三低 ” 增长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老年人口 (2)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
施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3) 偏高并持续升高。原因:有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
因素。在许多农村地区,生育男孩是体力劳动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时,农村的
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民有后顾之忧等,这是产生对男孩偏好的经济基础;
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落后观念影响;社会
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刺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的情结等。后果:社会男
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危及
社会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2014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海洋日的主题是“建设,联通五洲四海”。全国多个 2020-07-2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的欠资产阶级抗日派,……因为他们还愿团结抗日,所以我们还有可能争取他们留在抗日 2020-11-08 …
(2011•梅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梅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市2010 2020-11-12 …
市统计局发布的《梅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普 2020-11-12 …
2011年全国科普活动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地开展了4500多项重点科普活动。开展 2020-11-26 …
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 2020-12-10 …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全社会 2020-12-28 …
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 2021-01-01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截至201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普查登记结束后 2021-01-05 …
2015年3月28日,以“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的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启动.部分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