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汉代画像石、泥俑、古墓壁画刻画的形象多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形象,然而汉代艺术就在这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汉代画像石、泥俑、古墓壁画刻画的形象多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形象,然而汉代艺术就在这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气势之美。 在汉代艺术中,力量、运动、气势就是它的本质。在汉代艺术品里,动物形象狂奔乱跑,活泼跳跃,不像唐代那样尽管威武雄壮却静态伫立。人物形象虽然有时形态是静止的,却包含着内在的力量、运动、气势。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灵、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以其事迹、行动来表现他存在价值的。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力量、运动和气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它与六朝之后安详凝练酌静态姿势和内在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正因为是靠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不需要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但这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力量、运动、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是构成这种气势美不可分割的因素。如果没有这种笨拙,也就很难展示出那外在动作姿态的力量、运动、气势感了。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力量、运动的夸张需要。“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浑然一体。 如果拿汉代艺术品与后代艺术品相比较,汉代艺术尽管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力量、运动、气势,就愈显优越和高明。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汉代艺术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画面总是塞得满满的,几乎不留空白。然而,它留给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它更使人感到饱满和实在。与后代的巧、细、轻相比,它确实显得拙、粗、重。它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它因气势与古拙的结合,充满了整体性的力量、运动感而具有浪漫风貌。当时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尚未分化,汉代艺术呈现出来更多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如果说唐代艺术更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那么汉代艺术则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在满目琳琅的人对世界的行动征服之中的古拙气势的美。(取材于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汉代艺术品中的动物、人物形象均以运动姿态出现,表现出强烈的力量、气势之美。 B.汉代艺术品表面上呈现出幼稚、简单与粗糙,实际上正是一种成熟与完美的表现。 C.与汉代艺术风格相比较,后代轻、细、巧的艺术风格显得过于写实没有浪漫气息。 D.与唐代艺术不相同,汉代艺术突出地体现着中华本土的传统以及整体性的民族精神。 2.汉代艺术品中的形象是如何表现出内在的力量、运动、气势之美的?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2.①形象常表现为动态。②动作夸张。③外貌单纯简洁。④装饰单纯。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2020-06-09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归原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2020-06-18 …
“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果然”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020-06-21 …
挖一锄,挖两锄,挖三锄,乃至挖一千锄,也只是枉然.在文章中怎样理解? 2020-06-26 …
翼然在文言文的意思 2020-07-04 …
然在文言文中,按照我的解释给出例句,例句必须是八年级课文里的,而且越多越好.1.表转折关系,翻译为 2020-07-07 …
下图是1977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招生某生的准考证,该图片反映了A.新时期文化上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B.党 2020-11-06 …
对于节约用水的结论我要写一篇题目为“节约用水”的文文~现在要找一下放在文文结尾的对于“节约用水”这文 2020-11-25 …
根据划线部分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语言简明而意思完备总是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在文章的开始就说明主 2021-01-04 …
《道旁李树》文中哪句话表现了年仅七岁的王戎聪悟的判断力?结尾的“取之信然”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