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古代历史中的“中朝”和外朝“是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古代历史中的“中朝”和外朝“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朝的第二种含义是指机构或人员.《韩非子·孤愤》注中讲得比较笼统:“外谓百官也,内谓君之左右也.”《汉书·刘辅传》孟康注说得比较具体:“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上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他是就西汉时期、武帝以后 的情形而言,而且讲得并不十分全面,如没有讲到尚书就是个明显的缺陷.此后历朝历代,内朝的机构和组成人员迭经变化.第二种含义的内朝往往置于宫廷内,西汉中后期的尚书即是一例.第二种含义的内朝据说滥觞于西周时期,但毕竟正式出现于汉武帝时.互汉昭帝时,外戚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身份主持内朝,内朝权力明显增长,丞相田千秋、杨敞等人“徒唯唯而已”.可见,内朝已经凌驾于以宰相为首的外朝之上了.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建立中朝制,即选用一批地位较低的内廷人员参与朝政.其中原属少府,为皇帝掌管文书的尚书以及一些内廷人员,地位有较大提高.朝廷政务往往先与尚书、侍中、大将军等近侍内廷“中朝”人员商议,然后告之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外朝官实际作用被削夺,地位下降,中朝官员受到重用.中朝制的建立既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也是内廷近臣权力膨胀的结果.汉成帝时,大司马(武帝时由太尉改称)、大司空(成帝时由御史大夫改称)和丞相(哀帝时改称大司徒)三公权力进一步削弱.尚书 权力扩大,尚书令为主管,设五曹.东汉时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 1人,尚书6人,分掌三公、吏、民、客、二千石及中都官等六曹,分割或取代了九卿部分职权.东汉至魏晋,中央政务逐步由三公向三省转移,行政事务渐由九卿向六部过渡.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建立中朝制,即选用一批地位较低的内廷人员参与朝政.其中原属少府,为皇帝掌管文书的尚书以及一些内廷人员,地位有较大提高.朝廷政务往往先与尚书、侍中、大将军等近侍内廷“中朝”人员商议,然后告之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外朝官实际作用被削夺,地位下降,中朝官员受到重用.中朝制的建立既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也是内廷近臣权力膨胀的结果.汉成帝时,大司马(武帝时由太尉改称)、大司空(成帝时由御史大夫改称)和丞相(哀帝时改称大司徒)三公权力进一步削弱.尚书 权力扩大,尚书令为主管,设五曹.东汉时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 1人,尚书6人,分掌三公、吏、民、客、二千石及中都官等六曹,分割或取代了九卿部分职权.东汉至魏晋,中央政务逐步由三公向三省转移,行政事务渐由九卿向六部过渡.
看了古代历史中的“中朝”和外朝“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什一税”中什的读音 2020-03-31 …
为什么要抵制外货谁又知道中国的发展主要在于工业,如果不抵制外货、中国将来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成 2020-04-08 …
外墙中线长和外墙外边长的区别外墙中线长我知道是外墙中线长度之和,相当于加了个墙厚,那外墙外边长指的 2020-05-17 …
Kalafina的tothebeginning开头唱歌前面吟唱的是什么?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吧...我 2020-05-17 …
置之度外中度的解释可以选择:1计量长短2程度3限度4所打算或计较的5人的气质或姿态 2020-05-20 …
中国在英语中被称为此外中国的瓷器也很发达所以被称为? 2020-05-24 …
久别重逢中别的意思能说会道中道的意思物归原主中归的意思坚不可摧中坚的意思心灵手巧中巧的意思喜出望外中 2020-12-02 …
红外线与紫外线在空气中的速度那个快在物理卷子上有个题,问红外线与紫外线在空气中那个快.千万别和我说, 2020-12-09 …
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北京夏季室外中午的最高气温值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C.北京 2020-12-10 …
脑外中风的症状 2021-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