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别董大阅读题“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读这首诗,与《芙蓉楼送辛渐》比较一下,诗人在于友人送别的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题目详情
别董大阅读题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
读这首诗,与《芙蓉楼送辛渐》比较一下,诗人在于友人送别的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看了别董大阅读题“莫愁前路无知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两个人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同样都只有半瓶水,一个人沮丧的说只有半瓶水”,一个人乐观的说还有半瓶水  2020-05-16 …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是诗还是词?5、《问刘  2020-06-09 …

秦观的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的赏析只需对“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进行赏析.一百字左右.  2020-06-10 …

现代诗,求解含义《我终于明白》仓央嘉措《我终于明白》我终于明白世间有一种思绪无法用言语形容粗犷而忧  2020-06-25 …

仿写句子:童年是一首纯真无暇的诗.童年是一直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童年是一首纯真无暇的诗.(突出童年的  2020-07-06 …

初夏睡起的诗意初夏睡起这是一首关于夏天的诗.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  2020-07-07 …

这首词的名称我终于明白世间有一种思绪无法用言语形容粗犷而忧伤回声的千结百绕而守候的是执着一如月光下  2020-07-12 …

阅读下列材料:恩格斯说:“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产业革命,  2020-07-22 …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毛坦厂中学高三毕业班学生“撕书狂欢”,漫天纸屑飞雪一般落满地。撕书发泄情绪()A  2020-11-03 …

括号里补全这首诗自己写的酱油了点厚颜求教!清风舞明月,幽梦落花间.一梦醒,两眉间,相思尽染.只天涯,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