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陈亮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①.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注】①神奇臭腐,夏裘冬葛:借用《庄子•知北游》中“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和《淮南子》所说的“冬日之葛”“夏日之裘”的典故来指说世事的不断反复变化。②妍皮痴骨:“妍皮”,谓俊美的外貌;“痴骨”,指愚笨的内心。③龙共虎,应声裂:指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的情状。
(1)“老去凭谁说?”和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题干问“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作答时要分两步分析,一是手法,二是情感.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课文中学过,表述的是怀才不遇,这首词结合“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和“但莫使伯牙弦绝”可知强调的是知己.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题干给了范围是下阕,要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突出真挚的友情,“堪重别”表现思念之情.“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强调决心和信心.

答案:
(1)①在写作手法上:陈词运用的是反问的手法,而辛词除了运用反问手法之外,还使用了用典的手法;②在情感表达上:陈词侧重表达知音难觅的悲凉,而辛词侧重表达壮志难酬的悲哀.
(2)①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写出了词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友情,“堪重别”表达了分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对杀敌抗金 的决心和信心.“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表面上写炼丹,实则写救国,龙虎丹炼成崩裂出鼎,暗含词人救国的决心和信心.


译文
年华老去我能向谁诉说?看了多少世事变幻,是非颠倒!那时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无几,年青人已不知复仇雪耻.如今在世的,当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婴儿!宋金议和有着多少的悔恨,世间哪有南北政权平分土地的道理.胡女弄乐,琵琶声声悲.
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怎堪离别.只有你(辛弃疾),与我有许多相同的见解.我们天各一方,但只要双方不变初衷,则无须多问挂念.希望不会缺少知音.炼丹一旦成功,就要牢牢拾取,点铁成金.龙虎丹炼就,就可功成迸裂而出.

赏析:
词的上片议论天下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写知音难觅,而年纪已大,但壮志难酬,甚至连找一个可以畅谈天下大事的同道都不容易.这是何等痛 苦的事!词人借此一句,引出以下的全部思想和感慨.他先借“神奇臭腐”“夏裘冬葛”言世事颠倒变化,“父老长安今余几”感叹雪仇复土无望,令人痛愤.上片 最后五句重申中原被占,版图半入金之恨.下片转入抒情.所抒之情与上片所议之事相一致,词人深切地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 础上的真挚友谊.最后,写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之状,以“龙共虎,应声裂”这铿锵有力的六个字,刻画胜利时刻必将到来的不可阻止之势,表达了词人抗金杀敌 的决心和信心.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