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3)用“>”或“<”填空:原
题目详情
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第___族;
(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个电子;
(3)用“>”或“<”填空: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溶液中的H+向__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

(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第___族;
(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个电子;
(3)用“>”或“<”填空:
原子半径 | 电负性 | 熔点 | 沸点 |
Al___Si | N___O | 金刚石___晶体硅 | CH4___SiH4 |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溶液中的H+向__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Si处于第三周期第IVA族,故答案为:三;IVA;
(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答案为:1s22s22p3;1;
(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由于原子序数Al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由于非金属性O>N,故电负性N晶体硅;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由于SiH4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故沸点CH44,故答案为:>;<;>;<;
(4)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故正极反应方程式为:2H++NO3-+e-=NO2↑+H2O,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移向正极,一段时间后,由于Al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导致原电池中Al作正极,Cu作负极,故答案为:2H++NO3-=NO2↑+H2O;正;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
(2)N的原子序数为7,共排布3个能层,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答案为:1s22s22p3;1;
(3)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由于原子序数Al
(4)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溶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是二氧化氮,故正极反应方程式为:2H++NO3-+e-=NO2↑+H2O,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移向正极,一段时间后,由于Al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导致原电池中Al作正极,Cu作负极,故答案为:2H++NO3-=NO2↑+H2O;正;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的进一步反应.
看了C、N、O、Al、Si、Cu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台织布机五分之一小时可织布3米,这台织布机四分之三小时可织布多少米?若要织布六分之二十五,需要多 2020-04-27 …
场地地形坡度应有利于填埋场施工和其他建筑设施的布置,原则上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 ) 2020-05-18 …
我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均衡对称。 ( ) 2020-05-19 …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中布线工作尤为重要,必须遵守一定的布线原则,以符合抗干扰设计的要求,使得电路 2020-05-26 …
灌溉渠系的布置原则是什么? 2020-05-27 …
地表水采样断面的布设原则之一是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反映()的水环境质量状况。A.水体B.水质C. 2020-05-28 …
服装厂做校服,现在每套用布2米,比原来每套节省用布0.2米,现在做880套校服的布料原来只能做多少 2020-06-16 …
宋代王禹曾这样描述当时一些隐士的衣着:“楮冠布褐皂纱巾。”(注:楮是当时造纸的主要原材料,故称楮冠 2020-06-18 …
制冷系统中,什么是液囊,气囊?在制冷管道的布置原则中,为何要避免“气囊”,“液囊”? 2020-07-04 …
服装厂现在做一套衣服所有的布比原来的5.1米减少0.2米,每套衣服依然售价35元现在以做了255套 2020-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