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结合题目《蝉》,可以判断出“垂緌”为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全诗所展现的画面就一目了然了.即: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2)此题考查了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本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所托之物是“蝉”.本诗先写蝉的样子,“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所以本诗依托蝉来赞美洁身自好的人格.
答案:
(1)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2)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  2020-04-06 …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混浊,有  2020-05-13 …

阅读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回答下列问题。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  2020-05-14 …

(2010•崇明县一模)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某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  2020-05-17 …

(2012•上海)如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A.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B.乙为  2020-06-15 …

(2011•闸北区二模)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某实验小组发现实验室中得到的自来水呈黄色,有  2020-06-27 …

如图为红光、蓝光分别通过单缝、双缝所呈现的图样,则()A.如图为蓝光的衍射图样B.如图为红光的干涉  2020-07-07 …

急啊!1.飞沙滩观夜潮一文中,大海为什么上呈现出“黛色”?2.作者近观海潮,海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  2020-11-24 …

1.作者用反问的方式呈现标题有什么好处?2.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大学前的孩子对母亲情感的依赖程度的变..  2021-01-08 …

(1)现阶段我国人口方面的重要国情是什么?(2)数据二说明我国人口现状呈现了怎样的新趋势?(3)针对  2021-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