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不见长安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②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题目详情
不见长安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②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①晋明帝:司马绍 ②元帝:司马睿 ③洛下:洛阳,西晋都城 ④居然:显然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潸然流涕 涕___ ②元帝异之 异___
③更重问之 更___ ④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尔___
(2)下列与“何以致泣”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何以都不闻消息
C.一儿以日始出时远 D.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译:___
(4)听了“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回答,元帝会有什么反应?请想象并加以描绘。。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②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①晋明帝:司马绍 ②元帝:司马睿 ③洛下:洛阳,西晋都城 ④居然:显然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潸然流涕 涕___ ②元帝异之 异___
③更重问之 更___ ④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尔___
(2)下列与“何以致泣”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何以都不闻消息
C.一儿以日始出时远 D.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译:___
(4)听了“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回答,元帝会有什么反应?请想象并加以描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涕:眼泪;
②元帝感到很诧异.异:以…为异,对…感到诧异(奇怪);
③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更:再、又;
④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尔:你.
(2)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因为什么哭泣.以:因为.
A:我想要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以:用;
B:因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以:因为,与例句相同;
C: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以:认为;
D:老虎见虎看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以:把.
故选:B
(3)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是翻译的得分点.还需把省略的(元帝)具以东渡意告之,补充完整.
句中重点词语有:“具”详细;“以…告”把…告诉.句意为:(元帝)把东渡的情况全告诉了他.
(4)本题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考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一语双关,表面是明帝说的可以看见太阳,但看不见长安;元帝因为失去旧都长安,因此理解是深层的重返旧都异常艰难.如果从晋明帝思考,可答:元帝感到后继有人的惊喜、欣慰和骄傲;在东渡的艰难岁月里看到了希望.(想像合乎情理即可)
答案:
(1)①眼泪;②以…为异,对…感到诧异(奇怪);③再、又;④你.
(2)B.
(3)(元帝)把东渡的情况全告诉了他.
(4)元帝感到后继有人的惊喜、欣慰和骄傲;在东渡的艰难岁月里看到了希望(想像合乎情理即可)
①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涕:眼泪;
②元帝感到很诧异.异:以…为异,对…感到诧异(奇怪);
③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更:再、又;
④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尔:你.
(2)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因为什么哭泣.以:因为.
A:我想要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以:用;
B:因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以:因为,与例句相同;
C: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以:认为;
D:老虎见虎看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以:把.
故选:B
(3)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是翻译的得分点.还需把省略的(元帝)具以东渡意告之,补充完整.
句中重点词语有:“具”详细;“以…告”把…告诉.句意为:(元帝)把东渡的情况全告诉了他.
(4)本题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考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一语双关,表面是明帝说的可以看见太阳,但看不见长安;元帝因为失去旧都长安,因此理解是深层的重返旧都异常艰难.如果从晋明帝思考,可答:元帝感到后继有人的惊喜、欣慰和骄傲;在东渡的艰难岁月里看到了希望.(想像合乎情理即可)
答案:
(1)①眼泪;②以…为异,对…感到诧异(奇怪);③再、又;④你.
(2)B.
(3)(元帝)把东渡的情况全告诉了他.
(4)元帝感到后继有人的惊喜、欣慰和骄傲;在东渡的艰难岁月里看到了希望(想像合乎情理即可)
看了不见长安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枣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 2020-05-13 …
古人的座次有严格的尊卑之分,鸿门宴中的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其中 2020-05-31 …
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 2020-06-09 …
在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话:“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 2020-06-12 …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文化常识. 2020-06-12 …
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项 2020-06-12 …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良西向侍。”根据材料,下列 2020-07-03 …
一个人在马路旁一间理发室内靠门面东而坐,他从平面镜中看到一辆摩托车从东向西驶来,并向北转弯,这辆摩 2020-07-11 …
东京坐标(皇居):东经139.75,北纬35.68北京坐标(故宫):东经116.39,北纬39.9 2020-07-17 …
下列判断有错误的一项A.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