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①。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②。”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③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
(选自《史记·晋世家》)
【注释】①雍、绛:都是地名。②孙:通“逊”,谦逊、恭顺。③騺:马难起步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其 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B.秦伯说,与郑人 盟:结盟
C.四年,晋饥,乞 于秦籴:粮食
D.已而 其地约倍:通“背”,违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亡郑而有益 君四年,晋饥,乞籴
B.微夫人 力不及此    救灾恤邻,国 道也
C.夜缒 出晋饥秦输粟,秦饥 晋倍之
D.吾 还也。    其君是恶, 民何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晋秦两国曾先后发生饥荒,在应对危机的时候,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渡过饥荒。
C.晋国的虢射建议趁机攻打秦国,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它却没夺取晋国,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应该攻打秦国。
D.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
小题4: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⑵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⑶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 (1)(2)句翻译参看教参。(每句3分)
(3)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我们给他们,还有什么疑问的呢?(4分)



点评:根据文言虚词考查的命题特点,我们有必要对中学教材的文言课文温故知新,做到有印象——比较熟悉——印象深刻——见句知文。因此要有计划地重新温习中学所学文言诗文,尤其是重点文言篇章(包括《唐宋散文选读》和《人物传记》中的文言篇目)。2、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各类用法和意思,采取分词类复习和一词多义复习相结合。3、做一定量的练习,在练习中熟悉并掌握文言虚词运用的细微规律或习惯用法,以达到见多识广,熟能生巧。
小题3:试题分析:A“从反面表现”错,应是从“侧面”表现。B项,“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渡过饥荒”错,原文中没有写秦国国君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渡过饥荒。D项,“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错,无中生有。
点评:文意的分析和概括,首先要对选项所涉及到的原文中的相关内容有大概但又准确的理解。做这类题最简捷的做法就是把选项所涉及到的内容在原文找到,然后明确原文相关内容的文意,和选项进行细心的比对,从而辨别出选项的真误。
小题4:试题分析:这几个句子的翻译,一要注意词类活用,如句中的“鄙”“封”“东”“西”,二要注意句式。
点评:文言句子的翻译要三落实:1. 落实关键实词的翻译。关键实词的翻译是高考考查的难点,也是 得分点。考查涉及通假字、偏义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等多个考点。无论考到那一点,都必须利用语境来理解、来推测,必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2. 落实关键虚词的翻译。高考文言文的翻译主要落实文言实词,但并不等于说可以忽视文言虚词。一定要依据语境,准确而鲜明地译出其意。其它虚词,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须译出的不可强行译出。3. 落实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文言有许多特殊句式,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
参考译文:
四年(前647),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购买粮食。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灾助邻是国家的道义。应该帮助晋国。”邳郑的儿子豹却说:“攻打晋国。”缪公说:“晋君确实有罪,晋国百姓有什么罪!”秦国终于卖给晋粮食,自雍源源不断运到绛。
五年(前646),秦又发生饥荒,请求买晋国粮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庆郑说:“君王凭借秦国力量才即位,后来我们又违背给秦地的约定。 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我们给他们,还有什么疑问的呢? 何必还商量呢?”虢射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竟不知道夺取晋国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晋难道应该违背天意吗?应该攻打秦国。”惠公便采纳了虢射的计谋,未给秦国粮食,反而派军攻打秦国。秦国非常生气,也派军攻打晋国。
六年(前645)的春天,秦缪公率领军队讨伐晋国。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军深入到我国境内,该怎么办呢?”庆郑说:“秦国护送您回国,您却违背约定不给秦地;晋国闹饥荒时,秦国立即运来粮食援助我们,秦国闹饥荒,晋国不仅不给予援助,反而想借机攻打人家,今天秦军深入国境不也应该吗?”晋国对驾车和担任护卫的人进行了占卜,二者都是庆郑吉。惠公说:“庆郑不驯服。”就改让步阳驾车,家仆徒做护卫进军秦。
九月壬戌日,秦缪公、晋惠公在韩原交战。惠公的重马深陷在泥里跑不动了,秦军赶来,惠公十分窘迫,叫庆郑驾车。庆郑说:“不照占卜的去做,不也应该失败吗?”说完,庆郑就走了。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两段文段,完成后面题。(6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2020-05-13 …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  2020-05-13 …

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2020-06-16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020-06-17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以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  2020-06-21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甲: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  2020-06-30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020-07-07 …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B.序  2020-11-11 …

提炼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前不久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生活在大约3.75亿年前的远古生物,它竟然有双  2020-12-21 …

提炼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前不久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生活在大约3.75亿年前的远古生物,它竟然有双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