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7.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题目。(12分)子曰:“恭而无礼则劳①,慎而无礼则葸②,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③。”(《论语·泰伯第八》

题目详情

17.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题目。(12分)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论语·泰伯第八》》)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

注:①劳:辛劳,劳苦。②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③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1)上述两则材料中,孔子强调了礼和         之间的关系;而荀子则强调了礼和        之间的关系。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礼可以对人的行为、情感起         作用。(6分,每空2分)

(2)李泽厚在《论语今读》里说道:“……礼制人伦不只是在理性关系,而更在融理于情的人情味道上。”你认为,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还保存着哪些传统礼节或礼仪?能把什么样的“理”融入到浓浓的人情味里?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美德;欲望;节制(调节、均衡、规范)

(2)例1:红包的习俗。在中国,每到除夕之夜,家中的长辈总是要封一个红包给小孩,里面装着数额不等的压岁钱。红包原有避邪之意,意蕴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如意。同时,红包也可以让孩子买一些玩具、文具,让孩子感到开心。这就是把家庭伦理中的“父慈”“长惠”这样的思想融入到礼节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温暖、家族和睦的情味。(评分标准:习俗的说明2分;习俗中蕴含的“理”的说明2分;所体现出来的“人情味”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理解。第一则是孔子对礼和德之间关系的阐述,“恭”、“慎”、“勇”、“直”都是人的德目,而这些德目的存在,必须以“礼”作指导,否则就难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第二则是荀子的观点,他主要强调了礼和人的欲望之间的关系。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首先举出社会生活中的传统礼节或礼仪,然后具体分析这一礼节或礼仪中所融入的“理”。答题模式:举出礼节或礼仪+具体分析蕴含的“理”+体现出的“人情味”。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参考解译:

(1)“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2)本段中指出人生而有欲,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争斗,最后无法收拾。所以先王制定礼仪,以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要求,礼仪就是为了使欲望和外物得以平衡才出现的。

看了17.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  2020-05-17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2020-11-27 …

豫让传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  2020-12-18 …

文言文阅读(19分)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  2020-12-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  2020-12-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  2020-12-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  2020-12-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