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题目详情
爱 莲 说 周敦颐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
A、香远 益 清(更)/ 斟酌损 益 (增加) B、 自 李唐来(自从)/ 自 非亭午夜分(在) C、菊 之 爱(助词,无义)/ 君 之 病在肌肤(的) D、陶后 鲜 有闻(少)/ 芳草 鲜 美(鲜嫩) 2、下列各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中、地上各种草木所开的花,可爱的很繁杂。 B、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浸洗过,但是并不显得妖气。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是只能在远处观赏而不能走近去玩弄它。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文中用菊和牡丹分别作反衬和正补,直接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因而美名远场。 C、文中两个“独”字既表现出作者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D、最后一句写爱牡丹的人很多而爱莲的人少,说明当时牡丹的珍贵。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D 3、B |
看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历史两句话怎么理解?怎么理解这两句话?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 2020-06-08 …
关于《过秦论》的一道小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 2020-06-21 …
唐睿宗说:“彰善瘅(憎恨)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谏臣须蹇蹇匪躬之士,宪官须孜孜嫉恶之人”。 2020-06-27 …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 2020-07-08 …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 2020-11-23 …
英语翻译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而况当沧海横流,风雨 2020-11-25 …
唐睿宗说:“彰善瘅(憎恨)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谏臣须蹇蹇匪躬之士,宪官须孜孜嫉恶之人”。唐 2020-12-27 …
唐睿宗说:“彰善瘅(憎恨)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谏臣须蹇蹇匪躬之士,宪官须孜孜嫉恶之人”。唐 2020-12-30 …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 2021-01-17 …
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 2021-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