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江声浩荡》,完成小题。(共10分)江声浩荡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②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
阅读《江声浩荡》,完成小题。(共10分)
江声浩荡
①“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②第一次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句话时,我极为震撼。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还在笼罩,还在奔涌,如血液,从脚趾直达头顶……
③对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来说,虽然离黄河才30里,但初中以前一直没有机会亲临,何况大江的涛声。但那刻,它就在我心中奔腾起来。
④那是30多年前发生在故乡的事。1980年的春天,我正读初中二年级。一天,我在镇上供销社的玻璃柜台看到一套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⑤我怯怯地让女售货员拿出来,翻开书页,第一眼,“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对一个乡间的孩子,一个在快板书和民间故事中成长的人来说,我知道外面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组合习惯的文字,还有一种有别于我们生活的别样的人生。
⑥那时农村僻陋偏远,是没有多少闲书可言的,父亲不识字,母亲不识字,哥哥有一本绣像本的《三国演义》,快要被我吃下了,那种精神的饥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更加让人窒息。
⑦那天在课堂里老师讲些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晚上在家也只是草草吃点东西。细心的母亲看出我的不对劲,我的倦怠,问我:冻着了?凉着汗了?接着母亲又问:和人怄气了?被谁欺负了?
⑧我摇摇头,就早早躺下睡了。当时家境贫寒,我和父母还在一个床上睡觉。床的下面,拴着的是一群羊,而屋子的梁上则是宿窝的鸡。
⑨我想到“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但只是想象那大江的模样 那震撼的声音。
⑩我知道父母的不易,父亲靠半夜起来在集市上扫街,半劳作半乞讨地和来赶集的人一次要上两分钱补贴家用,有时还要遭到斥骂和白眼。五天一个集,每次下集,我就看见父亲在家里一分一分地点钱,然后交给母亲。那时哥哥刚结婚,姐姐也要出嫁,家里有时就断盐。
一次母亲上集,被小偷偷去了五块钱。当时我中午正放学,同学说:你娘哭了,在街上走呢。
我悄悄地跟着母亲,看她从集市上哭着走过,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我也哭了,我们母子哭着从集市到供销社,到水煎包铺,到鸡蛋市场。人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哭,很多人窃窃私语“这娘俩,哭得像泪人似的”。
后来,我想,“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形容我们贫寒的母子——“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黎明,屋梁上的鸡开始鸣叫。母亲早早唤我上学,问我身体好点没有,我没言语。
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
放学吃晚饭,在端碗的空隙,我对母亲说:老师要我交学费,两块钱!
母亲没问,从衣裳的口袋里,在手巾包裹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中间,找出一块五,然后又去邻居家借了五毛。
我到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前,买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我骗母亲的唯一的一次,30年来,我一直压在心底。母亲去世多年了,我还常常想起我们娘俩哭泣走过的路:哭声浩荡,在母子脸颊上升!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 耿立)
1.第⑤段中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破空而来,一下击穿了我。”请仔细阅读全文,概述“我”被“击穿”后的种种表现。(3分)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那泪从她的眼里流到嘴角,流到脖子里,流到衣襟上,母亲用手去擦,眼泪又流到了她的手上,我怯怯地抓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泪也在我的手背上流。(作者这样写母亲流泪,有什么好处?)(2分)
(2)在学校晨读的课堂上,我撕破喉咙喊: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江声浩荡,自我家屋后上升——(“撕破喉咙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2分)
3.作者为什么说“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声音到现在还在回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分 析:
1.从第7段、第8段、第15——18段相关语句可以提炼出答案。2.)此处描写非常感人,写出了母亲流泪之多、难过程度之深、侧面表现我家境的贫寒。(2)此句反应了我内心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对书的渴望,一方面是因家境的贫寒买不起书而感到痛苦。
考点:
品味语句。3.“这声音到现在回响”的原因一是因为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魅力,二是因为包含了我儿时的梦想;三是饱含了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和思念之情;四是还暗含了一种顽强拼搏、奋力向上的精神力量。
考点:
文意理解 品味语句。 考点
分析:
考点1:记叙类文本阅读 记叙文的考查是中考的重要考点,考查的题型多,考点多,根据中考的命题趋势,下面的几大考点将成为今后中考的主菜单。 考点一:叙事线索。了解叙事线索的几种类型: ①人物线索; ②物品线索;③感情线索;④事件线索;⑤时间线索。 考点二:表达方式的考查。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考点三:表现手法。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考点四:含义作用题型。 包括: ①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答题; ②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③对具体句子的品析; ④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 ⑤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考点五:结构层次。 包括: ①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 ②概括层意的方法,具体为摘句法、概括法和叠加法。 考点六:内容及中心的概括。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考点七:语言赏析。了解用词之美;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申意、双关义。 考点八:结构和思路。要注意题目中有限制和提示作用的信息。 考点九:标题考查。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考点十:知识拓展题。人物事件拓展;主旨拓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等。 试题属性 题型: 难度: 考核: 年级
原句:小仲马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现在有两 2020-06-08 …
在线求指导: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回答下面两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 2020-06-09 …
8分23秒的震撼阅读答案!①那年,我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拍摄风光片,意外地捕捉到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真 2020-06-19 …
宋诗“报言帝座抡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古松》石延年尤“作”与“一柱”两词不解.求教,附:《 2020-06-29 …
上下对称的描写雨的句子春天的雨夏天的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上下对称. 2020-07-02 …
上下对称的描写雨的句子春天的雨夏天的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上下对称. 2020-07-02 …
高原姑(su[一声])(zhen[四声])撼人心 2020-07-02 …
阅读理解.巨阅读理解.巨人的巨著终于战胜了群众的庸俗.维也纳轻浮的风气,被它震撼了一刹那,这都城当时 2020-11-08 …
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对象不正确的一项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夏树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 2020-12-01 …
阅读《克隆的震撼》一文,完成14~16题。(计9分)⑴克隆的意思就是无性繁殖。自然界中的细菌,就是通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