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风筝高骈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是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1)下列对《风筝》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古时候的“风筝”可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
风  筝
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
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是曲才堪听,
又被风吹别调中。
(1)下列对《风筝》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___
A.古时候的“风筝”可以发出响亮的声音。
B.“宫商”是指风筝的声音就像音乐一样。
C.“信任”、“依稀”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D.“风筝”的声调在风中总是高低变化的。
(2)综合分析这首诗及下面的相关资料,简要介绍风筝出现的时间及得名缘由(可以引用资料但不要照抄)。
【相关资料】
  明代陈沂《询刍录•风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信任:这里是“全都任由”的意思.今义为“相信”)
(2)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高骈诗证明风筝在唐代出现;陈沂始于五代的观点是错误的;名字有纸鸢、风筝;纸鸢不发声、风筝发声

答案:
(1)(3分)C
(2)(4分)答案示例:风筝,又名纸鸢,出现于唐代,后来在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所以叫风筝.【评分标准】答出“又名纸鸢”,(1分).唐代出现,(1分).为什么叫风筝(也可以结合诗句),(2分).(注:高骈诗证明风筝在唐代出现;陈沂始于五代的观点是错误的;名字有纸鸢、风筝;纸鸢不发声、风筝发声)可酌情给分.